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却还是小白富兰克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作者:躺糖(富书签约作者)柳传志先生是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年,他带着10余人的团队,在一间传达室创立联想。30多年过去了,联想已是拥有4万多名员工、市值亿元的世界强企业。关于柳老的传奇故事有很多,每当有人问起他这些年来联想的成功经验时,柳老一定会提到一个词——复盘。他是这样说的,联想有复盘的习惯:做一件事情,失败或成功,重新演练一遍。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原来目标是什么,当时怎么做,边界条件是什么,回过头做完了看,做的正确不正确,边界条件是否有变化,要重新演练一遍。所谓复盘,本来是一个围棋术语,意思是下完一盘棋,要重新在棋盘上走一遍,看哪些子下得好,哪些子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等等。复盘能力,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式,下完棋之后重新走一遍,能够看到自己当时思考不到的地方,从而一下子把棋手的眼光和视野拓展。其实,这个能力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围棋,更适合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做完一件事,对其进行梳理整合,重新思考事件中的行为和思维,从而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总结规律,最终实现能力提升。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说过,如果能学会把决策的实际成效和预期成果进行反馈分析,那么任何一个资质普通的管理者都能成为出色的决策者。所以,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复盘都是极其重要的能力,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一、只有经过复盘,失败才会有意义罗振宇在《奇葩说》上说过:“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事实却是,并不是每一个爬出来的人,都会获得成长。有些人从沟里爬出来后,拍拍身上的灰就走了;有些人从沟里爬出来,他会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还应该做些什么,下次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再次掉到沟里。前一种人,下次再遇到沟,他还是会掉进去;只有后一种人,经过复盘、思考,下一次不仅不会再掉进去,甚至遇见沟远远就躲开了。柴静在《看见》中就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我的朋友阿来,就是一个很热爱复盘的人。和朋友聚会后,他会在出租车上回想,似乎在某个时间点后,朋友好像变得不开心了,是不是自己有什么话说错了?跟领导沟通后,他会反思,自己刚刚是不是过于保守,领导给机会让他带团队都拒绝了,以至于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与客户接触后,他会思考,这次客户听了半天都没听懂我的话,似乎是我的表达逻辑有问题,下一次该如何改进?我们都说,阿来这么做是太过了,每天做了什么事情都要反思,这岂不是太累了?但事实却是,阿来的生活,在慢慢地变好。大家都喜欢和阿来做朋友,因为他非常体贴,对人非常亲和,为别人着想,从来没有让别人不舒服过;在职场上,他如鱼得水,和领导、同事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写出的策划案也常常被客户盛赞,没几年就被提拔为副总。他对我们说:以前我也是年轻,犯过不少错误,但我告诉自己,所有的错误,我只能犯一次。因此,每一次我都反思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吸取教训,用更好的办法去完成。这种善于复盘的人,或许就是掌握了让自己不断进化的密码。就像同一个房间里的蜜蜂和苍蝇,苍蝇只懂得四处乱撞,而蜜蜂却懂得在碰壁之后,吸取教训,下次改变路径,直至找到缝隙爬出来,得以解救。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就说:“如果我知道我会在哪里死去,那么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失败在所难免,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它并不可怕,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失败、剖析失败,从中攫取更多更有意义的价值,只有这样,失败才能不仅仅是痛苦,更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一个过程。二、只有经过复盘,经历才能内化成经验百度副总裁、知名媒体人李叫兽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在自己的领域做了10年,依然像一个小白,感觉自己一无所知;有些人只做了一两年,却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其中的区别,就是,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经历,内化成经验。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复盘。前几天,新世相推广的课程刷屏了,不少人都纷纷称赞新世相的营销做得好,问题是,你现在才知道新世相的营销做得好吗?从“丢书大作战”、“逃离北上广”再到现在,他们所做过的经典案例一个接一个,又有多少人能够实实在在地思考,个中的经验得失?我有一个朋友,从大一开始就立志当广告人,因此对杜蕾斯的文案很是推崇。他的推崇,并不只是转发并评论几句“太牛了”,而是每一次有新文案,他都会思考文案的逻辑、与产品的关联、与当下热点的关联。他还会想,杜蕾斯这句文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他来做,他会选择从哪个角度切入,选择哪一种表达形式,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在这样的锻炼下,他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三暑假,他就凭着多年的积累进入国内最牛的广告公司,毕业后又顺利留了下来。连他的上司也忍不住称赞他:根本不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像一个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广告人!这一切的差距,就是由复盘产生的。如果没有经过复盘,他对杜蕾斯文案的态度,只会停留在表面上,看过就算了,最多表达几句赞叹,什么都没学到。因为经过复盘,他知道怎么样才算一个好文案,怎么样才能写出一个好文案,这样慢慢积累,一个大学生,最后也能像一个真正的广告人那样专业。早在年前,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经精辟地概括了行医之道:给病人开出药方后,把预测的治疗效果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预测和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每一位有经验的医生都会告诉你,只要能做到上述这点,几年后,任何一个资质普通的医生都能成为出色的大夫。三、学会复盘,就是学会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复盘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吗?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总结只是复盘的一部分,它是对事情过程进行梳理,对已发生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而复盘,比总结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你要在头脑中把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从头到尾对其进行审视。除了总结已经做过的事情,你还要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模拟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由此找出新的方法和出路。整个过程,就是“反思原因-找出规律-提出假设-行动验证-再次总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这件事真正内化,成为你经验的一部分。可以说,总结是静止跳跃的,复盘是动态连续的,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精通复盘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时候他不用再一板一眼去推演,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一眼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好复盘,你只需做到这3点。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应该如何复盘呢?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三个步骤:记录、反思、执行。1.养成记录的习惯有一个说法,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如果你连去年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记得,那么去年今天对于你而言,那就毫无收获。所以,要想做好复盘,你必须先做好记录。做记录不是把流水账地记下所有事情,而是把那些工作中的难点、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包含几个要点:当时的情况如何?我的处理办法?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如何解决?有个网友是这么做的,我在活动一开始就每天记工作日记,因此会对整个活动过程了如指掌。复盘的时候,只需要重新去翻这部分日记,列出一个实际工作的时间表,对比策划书中的计划时间表,哪部分工作提前,哪部分工作延后,哪部分工作是临时加进去,完成度怎么样。在效率上的成功与失败就显而易见了,而且还可以归因到个人,表扬或批评。这样坚持做下去,不用多久,你一定会比没记录的人有更多的经验和教训。2.反思原因,进行推演所谓反思,就是根据当时的记录,认真思考周围的环境、事情背后的原因和自己的决策过程。为什么现实和计划不同?我做了什么决策?为什么我会这样做决策?还有没有更好的决策?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思维上,对整个过程的重现,重新审视、思考事件中的逻辑和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做法,这就像行军打仗时的沙盘推演。不同的是,因为已经有了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有了执行结果作为参考对比,你在复盘中的结论,是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确定性办法。3.找出方案并执行想要复盘真正起作用,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中,执行到位,并注意后续反馈。《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的作者邱昭良就介绍了三点:开始做什么:为了挽回损失、改变现状,我们可以开始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做了一段时间,哪一些是能让团队表现突出、可以继续坚持的措施?停止做什么:经过复盘,发现做法是不当的或者失效了,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样循环反复,不断反思、执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那些最优的方法,就可以形成固定的模式,成为在某些情况下的最优应对招式。IBM曾在一份咨询报告中说,人没有时间和精力把事情一次次做对,却有时间和精力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所以,最优的流程一旦被固定下来,你就能按照这个流程处理相同的情况,大大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年,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和AlphaGo进行了一次对决,最后李世石以1:3的比分惨败。AlphaGo之所以这么厉害,全因为它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工程师只是教会了它简单的围棋规则,然后它自己和自己下棋,不断复盘,最后提高棋力。有一个细节,在李世石打败AlphaGo的那晚,AlphaGo没有休息,它继续跟自己下了万局。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复盘,机器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不去尝试?更重要的是,复盘不应只是工具,最高境界是形成习惯——一种永不满足的习惯。很多人在某一个岗位上做够了5年,就会陷入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做到了80分,已经可以满足岗位的需求,自然没有动力继续提高。有些人却不满足于此,通过复盘,他发现,自己还能做到85分、90分、分...两相比较,谁更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自然不言而喻。这个时代,从来不会亏待那些永不满足,并甘愿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作者简介:躺糖,富书签约作者,90后情感老司机,千万阅读量爆文作者,写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情感、职场、商业、文艺,爱以“写稿佬”自嘲,现居广州,对这个世界全程参与,冷眼旁观,微博

堂堂唐哥,知乎

躺糖,豆瓣

唐汤堂糖。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2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