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大学生就业新风向

北京最大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46266.html

年3月29日,上海海洋大学将“简历门诊”服务送进学生宿舍,方便指导毕业生就业摄影/本刊

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与去年同期持平,折算成就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

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体,大学生应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入手,合理定位,增强就业竞争力,投身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大学生职业观不能靠坐在教室想和学,而是要在真实社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养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苗苗杨思琪林凡诗赵叶苹萧海川

进入5月,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进入“百日冲刺”阶段。

5月9~15日,全国多地将举办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包括超1.5万场各地各高校举办的招聘会,超80万个岗位、30余场线上招聘会、10余场行业企业专场招聘……

数据显示,今年需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预计万人,同比增加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住大学生就业基本盘比往年挑战更大、任务更重。

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作出部署。会议明确,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万就业见习”,对吸纳见习的单位给予补贴。

当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哪些特点?正在发生哪些改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得益于各方各地各校动手早、盯得紧、齐心协力、全员联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与去年同期持平,折算成就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

全社会就业考多方位攻坚克难

3天,30家单位,5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上海疫情下,线上招聘会的效果超出张铁铸预期。

张铁铸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院长,学院近名毕业生的就业是他今年的心头大事。为了促就业,疫情之下,学院和用人单位合作,将招聘全面线上化,让用人单位、毕业生签约不受时空制约。

记者了解到,当前该学院就业意向落实率超出同期上海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主要得益于学校在坚持访企拓岗中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张铁铸说,学院已持续开展了17年企业走访和毕业生追踪回访。每年7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回访,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方式,听取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一方面让用人方感受到学校对就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关心,另一方面也增进校企互信,长期坚持渐入佳境,走向“人才越用越好用、越好用越用”的良性循环。“这种作用在今年愈发凸显。”张铁铸说。

“东南亚小语种专业是我们学校的优质特色专业,如今因为疫情在就业市场遇冷。”广西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唐艳军说,学校领导在带队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计划提前布局东南亚市场,正在储备相关小语种人才,立即与这类企业建立供需对接,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拓宽了市场和渠道。

高校校长书记访企拓岗促就业是今年教育部部署的促就业“硬举措”。高校书记、校(院)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园区、进行业、进企业,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机制,推动高校全员联动促就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

从事学生就业工作十余年的朱庆,是“双一流”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他表示,过去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主要精力是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间搭建桥梁,将合适的毕业生输送到匹配的岗位。现在则要深度指导学生就业,引导毕业生积极求职,包括手把手辅导学生完善简历,开展面试等求职技能讲座和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汇总就业数据,做好形势研判,为相关就业决策提供参考。

为史上最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是对相关部门、学校就业服务、综合实力的考验。

首先是信息服务能力。全新升级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准确、权威的岗位信息。截至4月27日,平台已汇聚岗位信息累计达万个,较上线前新增万个。另与12家社会招聘服务机构,累计面向届高校毕业生联合发布岗位万个,新增万个。

利用大数据精准帮扶。以江苏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江苏精准识别全省61万毕业生信息,系统自动匹配政策享受条件,为10万人定向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2亿元。

其次是创新就业机制。年12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通过推动就业和育人一体化,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目前,项目第一期名单已公布,包括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三类,个项目入选。央企、世界强和中国强等75家头部企业积极参与,腾讯、字节跳动等联合多家生态链企业组团参与。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等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从学校来看,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17个项目获准立项,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该校正以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为契机,加快学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深入推进校企共同育人创新。

第三是多方支持跟进。近期人社部联合教育部等十部门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失业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并实行补贴支持、税费支持、激励推动等支持政策。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力争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第四是强化政策托底。年12月启动实施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着眼就业困难群体,“一对一”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培训,包括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10个主题,覆盖大学生从求职准备到签约就业全过程,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

“百日冲刺”活动要求,各高校为每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推送3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多维度、多方位创新举措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政策保障网越编越密,这场全社会全方位的就业考,目前整体平稳,从反映就业状况的签约率来看,与去年同期持平。

在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举行的招聘活动现场(年3月10日摄)陈泽国摄/本刊

供需错配仍存

记者走访招聘会现场,发现部分企业求职者扎堆,一岗难求,而有的企业展位无人问津,更有一些企业陷入“求贤若渴”境地。冷暖不均的背后,反映出今年大学生就业不同往年的三大特点。

——就业增幅创新高,就业时间集中,就业竞争加剧。

今年大学毕业生规模超过万人,除去多万人选择升学,还有约万人需要就业。一些地方的增幅超过全国。以广西为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研究员吴桂彬介绍,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40万人,同比增加9万余人。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有万人报名,备战考研、专升本让很多学生无暇顾及年春招,春招参与率和火爆程度明显低于往年。部分毕业生等考研成绩公布后才进入求职市场。

——用人需求缩减,结构性矛盾加大。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吴桂彬说,广西本地教育培训、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及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岗位呈减少趋势。

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出现“断档”。BOSS直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届毕业生招聘中,企业求人倍率约为7;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平均约15:1。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单位、企业非常缺乏IT、电子信息等方面的毕业生,对文史哲、普通技术类等人才需求不多。

——区域分化进一步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的岗位吸引力下降。

东北地区的规模以上企业——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今年招聘应届生时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化。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宁惠贤告诉记者,今年天津分公司计划招20多人,投简历的有多人,而黑龙江公司的招聘明显偏冷,无论是在哈尔滨还是大连工作,学生都不愿去,计划的招聘指标没能招满。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今年计划招聘70个岗位,集中在计算机、软件、通信等方向,实际签约还不到30个。

广西拓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主管陆春庭告诉记者,目前来咨询的求职者意向较多的是行政岗位,对于公司需求较大的技术岗位,则少有问津。“我们开出的待遇在当地属于中上等,但因为工作地点较偏僻等,技术性岗位没什么人报名。”

多元就业成为新趋势

直播带岗作为疫情下催生的一种新招聘形式,深受大学生等求职者欢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副总经理曹彬告诉记者,一般由企业代表在直播间与主持人互动访谈,每场直播企业三四家,持续两个小时。求职者能看到企业工作环境,若有兴趣可一键投递简历,并提问正在直播的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可当场解答,互动感强,精准度高。它打破了“招人跟着场地跑、求职跟着摊位转”的传统招聘模式,实现了就业政策、岗位要求、求职诉求的多方共享,即时共享。4月以来,工信部等举办了多场“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

除了招聘形式的变化,就业正在被重新定义。

数据显示,~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超过1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有所减少,更多毕业生选择了灵活就业等新模式。

越来越多学生选择“求稳”,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受热捧,考公考编竞争激烈。

更突出的变化体现在,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考研、专升本,以增加未来找到心仪工作的筹码——职业选择更加谨慎。

据统计,年,全国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为万,比去年增加80万,增幅达到21%。有的“双一流”高校考研率超过70%。

专升本方面,不少省份创新高。如年湖北招生计划人数为人,实际报名总人数为97人,平均录取率为45.24%,专业最低录取率达到了7.51%。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半毕业生打算专升本,全国年专升本比例为20%。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年底对上海名高校应届生进行调查,发现慢就业的比重从年的15.9%上升到年的34%。慢就业的毕业生中,58.4%选择考研,其余则是考编。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招聘主管庄仕高说,按照惯例,每年9、10月份是大学生投简历的黄金期,也是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黄金期。今年则是春招成为完成当年招聘指标的主场。不仅大学生投递简历量比去年同期增大,而且优秀毕业生的出现率和就业意向达成率也高于去年同期。整体反映出,今年企业的招录节奏和进度比去年同期放缓。

招录进度放缓,还在于部分毕业生就业预期偏高,不愿“将就”。宁惠贤在校园招聘中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普遍希望找到高薪、离家近、稳定、压力小的工作,从要求五险一金到五险二金(企业年金),再到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7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