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风云
作者
罗兰流程编辑
小白
“
中餐标准化难题的又一经典案例。
”
一、夫妻创业,亲戚掌权
今天,风云君要同大伙儿好好聊一聊绿茶婊,哦不,是绿茶餐饮,这是一家休闲中式餐饮运营商。
最近,绿茶餐饮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的上市主体是GreenTeaGroup,没有中文名称,为方便分析,风云君就直接以绿茶餐饮、绿茶这个名字来代称。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说起绿茶餐饮,吃货们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公司旗下的绿茶餐厅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中式连锁餐厅了,想当年风云君也是在绿茶门口等过位的。只是后来养生了,枸杞泡人参了,就很少去了。
废话不多说,咱们先看看公司的背景和股权结构。
绿茶餐厅的前身其实并不是一家餐厅,年的时候,绿茶餐饮的联合创始人王勤松、路长梅二人(两者为夫妻关系),在杭州西湖景区开设了一间青年旅舍,做的旅游住宿业务,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游客。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后来,王勤松、路长梅夫妇看到游客们不仅有旅游住宿的需求,还有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需求,所以二人自然而然地就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餐饮。
年,他们在杭州西湖景区,开设了第一家以“绿茶”为品牌名称的绿茶餐厅,并在后来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餐厅网络。
目前TimeSonic拥有绿茶餐饮65.8%的股权,AbsoluteSmartVentures持有TimeSonic99.9%的股份,而AbsoluteSmartVentures又由EastSuperstar全资拥有。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VistraTrust是一家在香港成立的独立第三方信托公司,这家公司全资拥有EastSuperstar。
王勤松、路长梅夫妇成立了绿茶家族信托,该信托属于全权信托,信托的实际受益人和委托人是他们二人,而受托人正好是VistraTrust,因此,通过家族信托这个工具,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就共同成了绿茶餐饮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绿茶餐饮在年2月正式设立了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该计划名叫LongjingMemoryLimited,其实就相当于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除了创始人夫妇和员工持股计划,绿茶餐饮唯一的外部投资者是PartnersGourmet,也是目前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PartnersGourmet是一家投资实体,由瑞士的PartnersGroupAG最终控制。
PartnersGroupAG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亿美元。
管理层方面,公司的执行董事共有3人,王勤松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于丽影是公司的副总裁,王佳伟是公司的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
给大家梳理一下:于丽影是路长梅的弟媳,王佳伟则是王勤松的侄子。执行董事敢情都是自家亲戚。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非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三人,包括王勤松的夫人路长梅,还有外部投资机构PartnersGourmet派驻到公司的刘盛和TimPihlJohannessen二人。
不在董事会但仍属高级管理层的还有张立。他是才加入公司不久,目前是绿茶餐饮的首席财务官。
另一位是邰芳。她是绿茶餐饮的副总裁,年才加入公司,之前,曾是俏江南的副总裁。
BTW,曾被誉为“中国餐饮界的LV”的俏江南,当年也是红极一时,如今只剩一地鸡毛。唏嘘……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二、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1、第四大休闲中式餐饮运营商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无论是以年营业收入计算,还是以年所拥有的餐厅数量计算,绿茶餐饮都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饮(不含中式火锅)运营商。
公司餐饮业务收入从年的10.56亿元增长至年的14.82亿元,后因受疫情影响,下降至年的13.37亿元,餐饮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年期间一直超过80%。
休闲餐饮也可以叫做快时尚餐饮,这种类型的餐厅的翻台率较高,用餐时间较短,目标客户一般是年轻群体,店铺往往开在人流密度大的购物中心。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根据上面的这份报告所描述的特征推断:
公司A是年成立的西北菜品牌,这显然是西贝;
公司B是年成立,总部位于安徽铜陵市,主打安徽菜,这应该是黄山旅游旗下的徽商故里餐饮品牌;
公司C是香港上市公司九毛九(.HK);
公司D是外婆家。
从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上看,绿茶餐饮和九毛九是最为接近的两个竞争对手,两者还都同处于快时尚中餐这个赛道。
而且正好风云君曾经对九毛九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还出过一篇研究报告,风云君会在后文对两者做个对比分析。(下载市值风云App,搜搜“九毛九”)
绿茶餐饮不仅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饮品牌,还是中国最大的中式融合菜品牌。
2、价格亲民的中式融合菜
所谓中式融合菜,就是指融合不同区域菜式各种元素的菜肴。
这里的不同区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国内不同地方的菜品,比如粤菜和浙江菜的融合;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中外菜式的融合。
如果只做单一的传统中式菜系,可能会对公司跨区域的门店扩张产生负面影响,毕竟单一菜系一般只能迎合特定区域的客户。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虽然绿茶餐饮会学习和借鉴中国其他地方甚至世界各地不同的菜肴,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新的菜式,但是千万别忘了,公司毕竟是从杭州西湖起家的,所以公司的基础菜系仍然是杭帮菜。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一家绿茶餐厅,一般可以提供80至种菜品选择,主要包括招牌菜、开胃菜、汤羹以及主菜等。
根据绿茶餐饮自己的说法,绿茶餐厅每名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为50-80元,也就是说客单价不到元。
在中式快时尚连锁餐饮行业,这个客单价水平较为亲民,性价比较高。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显然,绿茶餐饮的定位是中端,走的是亲民路线,这和公司的目标和愿景基本吻合:致力于以便宜的价格为顾客提供美食。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是绿茶餐饮的核心竞争优势。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3、网红单品菜式
既然绿茶餐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开了多家店,在业内也拥有较大的知名度,想必公司旗下肯定有几个极具网红属性的大单品菜式,风云君就说说其中的两款。
风云君首先要介绍的,必然是绿茶餐饮火遍全国的招牌网红菜——“面包诱惑”,“面包诱惑”严格意义上算是一道港式甜品,基本特点就是白色的冰激凌放在烤过的面包盒子上,顾客可以拿面包块蘸着冰激凌进行食用。
啊,真香啊。
除了“面包诱惑”,绿茶餐饮还有一道比较网红的招牌菜:绿茶龙井烤鸡。这道菜基本结合了中西两种烹调技巧,烤鸡都是以德国制烤箱烘烤。
4、“10人研发团队”与“21项专利”
-年,绿茶餐饮平均每年都会推出道左右的新菜品。公司的菜品研发团队由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王勤松直接领导。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茶餐饮的全职员工共有人,其中菜单的开发团队共有10人。
绿茶餐饮没有披露每年的研发开支有多少,但是公司说自己目前拥有21项专利,这个数据还是蛮让风云君虎躯一震的,毕竟餐饮业不比其他高门槛的行业,不需要啥高精尖的技术。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再仔细一看,秒懂了,原来这些专利大部分都是外观设计型的,而且涉及的领域主要是餐厅装饰及设计,申请日期集中在年,也许公司在上市之前。
很明显,这就是想把财报搞得漂亮一点儿嘛,给资本市场讲讲故事嘛。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5、突然取消的“员工外包计划”
说到员工结构,公司第一大员工类型是餐厅员工,共有人,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高达96%。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本来呢,绿茶餐饮的这些餐厅员工并不属于公司的正式雇员,他们的劳务关系属于与公司合作的两家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绿茶餐饮将公司大部分员工外包给第三方,并支付外包服务费用给第三方。
不知道是何原因,年1月,绿茶餐饮突然终止了员工外包服务安排,将餐厅员工全部转为公司的正式雇员。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公司员工人数会从年的人,突然暴增至年的人,原因就在这里。
正好,公司披露了员工成本这一科目,员工成本从年的4.06亿元增长至年的4.12亿元,增长幅度并没有多大;员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年的23.4%增长至年的26.3%,占比也没有变化很大。
考虑到年疫情的影响,年的营业收入为15.69亿元,相对年的17.36亿元,还下降了近10%,而相对营业收入,员工成本属于比较刚性的支出,因此,年员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是可以理解的。
细看员工成本的结构,自有员工成本从年的1.61亿元猛增至年的4.11亿元,而外包员工成本从年的2.45亿元,骤降至年的0.02亿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以上数据说明,将外包员工转为公司正式的雇员,看起来并没有给公司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对公司的影响不大。
绿茶餐饮赶在上市之前,取消员工外包计划,可能是为了增强公司团队的稳定性。
6、门店与供应链
现在再来分析一下绿茶餐饮的门店及供应链。
如果品牌定位准确、明晰的话,光从logo和门店设计上其实就可以感知到品牌的调性。绿茶餐饮的祖家本来就是杭州西湖景区,因此,店内的装饰自然是效仿西湖美景的特征。
整个餐厅的内部style基本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经典美学元素,营造的是“小桥流水”式的江南水乡图景(如下图所示)。
-年,公司拥有的餐厅数量从家增长至家,其中大型餐厅从84家增长至家,增幅为31%,小型餐厅从23家增长至70家,增幅高达%,小型餐厅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大型餐厅数量的增长速度。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餐厅网络包括家餐厅。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根据公司的定义,小型餐厅是指用餐面积占地小于或者等于平米的餐厅,超过平米的餐厅则为大型餐厅。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下图是目前绿茶餐厅的分布图,蓝色越深,代表餐厅数量最多,很明显,公司的门店集中开在三个地区:北京、浙江以及广东。
从收入结构看,-年,华东、广东以及华北这三个地方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超过80%以上。
从餐厅数量分布结构看,华东、华北以及广东三地方的餐厅数量从年的82家增长至年的家,占同期总餐厅数量的比例从年的76.6%增长至年的80.6%,看样子,门店分布越来越集中在华东、华北以及广东这三个地方了。
三、一个危险的信号:同店销售出现负增长
我们再来看一下绿茶餐厅的一些重要经营指标。
餐厅的客单价从年的54.8元增长至年的61.3元。
翻台率则从年的3.48次/日一路下滑至年的2.62次/日。
一般而言,客单价与翻台率是呈负相关关系:客单价上涨的同时,翻台率往往会下降。
客单价越高,翻台率越低,因为提升价格会赶跑一部分顾客,客流量会减少。
所以,翻台率下降,客单价上升,两者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到底是怎么样的,还要看最终的结果。而我们看到,绿茶餐饮的餐饮业务收入在-年期间,总体是呈现上涨趋势的。
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经营指标是:同店销售增长。
、年,绿茶餐饮的同店销售分别下降0.3和3.52亿元,同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4.2%和-30.1%。
年同店销售的数据这么差,可以理解,毕竟有疫情。
但是在没有疫情的年,同店销售依然是负增长的,这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预警信号了。
综合以上指标:同店销售负增长、翻台率下降以及客单价上升,风云君可以基本给出一个结论了:绿茶餐饮目前的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不断地开新店,同时又不断地提高客单价(提价)来实现,老店的业绩其实并不好。
四、中央厨房VS食品加工厂,谁更高级,谁更先进?
分析完了门店的经营指标,我们再来看一下公司的供应商体系。
绿茶餐饮采用的是两套采购模式:
一种是通过与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合作,来准备半加工食品,如预先腌制的鸡;
另一种是直接采购模式,即直接从当地的供应商采购食材。
像蔬菜和水果的保质期,就相对比较短,为了提高经营效率,每家餐厅就必须以就近为原则来选择食材供应商。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绿茶餐饮并没有自建中央厨房,基本上就靠那几个数量有限的食品加工合作伙伴,来保证供应链的正常有效运转。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绿茶餐饮自己说计划在浙江省建立一个自营的食品加工设施,预计年完工。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请注意,这里绿茶餐饮依然没有打算设立中央厨房,只是想自营一个食品加工厂。
这里,风云君必须要解释一下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厂的区别。
中央厨房的一般定义,是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和设施设备的工厂,其主要任务是将原料按照菜单制作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再配送至各个连锁经营店进行二次加工,最后再销售给顾客。
食品加工厂,看字面意思其实也同样是指加工厂,只不过食品加工厂的加工规模比较大,尤其是针对单一品种的生产量,是能够真正实现食品工业化生产的设施。
而中央厨房的生产加工特点是:多品种、多批次以及小批量。也就说,中央厨房在标准化和规模化上,与作坊式的生产和分散采购自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食品加工厂相比,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如果仅从生产方式上看,不考虑加工物品本身的话,食品加工厂是一种比中央厨房更加有效率,更加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也可以说是更加先进的生产模式。
风云君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一家连锁的牛肉面餐馆和一家做方面便的企业,牛肉面餐馆的固定资产可能就是中央厨房,而方便面企业的固定资产可能就是食品加工厂。
从现做现吃的牛肉面,到包装好了的方便面,这就是工业化升级的过程,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
企业自建中央厨房,应该只是中餐发展中的阶段性产物。工序越简单、越标准化的中餐,迟早会采用或者部分采用食品加工厂模式。
近几年,一些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的产能利用率非常低,本来是节省成本的规模化,反而成为成本投入的累赘。产能过剩,设备闲置,倒逼餐厅加速开店,而新开的店业绩又不行,越投入,边际收益越低。
中央厨房模式走不通,餐饮界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路——餐饮企业直接和食品加工厂合作,即餐厅把简单、工作量大的基础性厨房工作交给食品加工厂来做,食品加工厂交付给餐厅的是一个搭配好了的半成品。
绿茶餐饮目前采用的正是这种模式。
绿茶餐饮与食品加工厂合作,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是简化公司的厨房操作。
都知道中式菜肴比较复杂和多变,对厨师的经验和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餐厅拿到的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半成食品,直接送微波炉热一热,就可以上桌,那就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对高技术厨师的依赖。
同时,没了这些复杂的工序,餐厅的厨房人员和租用的厨房空间都可以相应地减少,对应的成本也降低了。
在厨房工序被简化之后,餐饮企业就更容易建立一套标准的流水线工序,也更容易实现降本增效。
第二个好处则是方便公司快速扩张。
如果不设中央厨房,那么公司就不需要前期的巨额资本性支出,公司完全可以拿着这钱去不停地开店,扩大门店规模。
那么,与食品加工厂合作有坏处吗?
当然有,首先就是口感问题。
过度工业化可能会造成菜品品质的下滑。风云君相信,相比方便面,大家还是更喜欢吃现做的牛肉面。
其次,是商业泄密问题。你一旦选择与食品加工厂合作,那么你的菜品信息以及独门配方(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泄露出去,进而被竞争对手掌握。
绿茶餐饮打算亲自经营食品加工厂,或许有这方面的考量。
截至年年末,物业、厂房以及设备达到3.68亿元,其中大部分是租赁餐厅的装修以及餐厅厨房的设备。
绿茶餐饮向供应商采购的物品包括:半加工食品、食材(蔬菜及水果等)还有餐厅所使用的装饰材料、设备等。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在30%至60%之间。
五、净亏损多万的真正原因
说到了这里,风云君不得不吐槽一下绿茶餐饮的利润表了。
公司的利润表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科目进行划分,比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而是用另一种形式排列组合,重新划分了一下。
比如,将所有与员工有关的开支单列出来,作为员工成本,将所有原材料和耗材的开支组合在一起,作为所用原材料及耗材,营业成本这个科目就没有了。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按照公司的这份财务报表,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指标风云君是无法给出的:存货周转率、毛利率以及期间费用率。
所以风云君也只能依据财报,挑几个比较重要的科目分析一下。
-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03亿元增长至1.69亿元,其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从7.9%增长至10.8%,趋势虽然是增长的,但是比例还算比较低。
其实,作为一家连锁餐饮企业,顾客一般都是吃完立刻结账的,赊账消费很少见,所以,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肯定不会很大。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里面,主要成分并不是应收贸易账款,而是可收回增值税以及租金、物业费等之类的预付款项。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公司的有息负债只有少量的短期借款,规模只有几百万元。而公司账上有超过1个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付短期债务是绰绰有余了。
绿茶餐饮的营业收入从年的13.12亿元增长至年的17.36亿元,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又下滑至年的15.69亿元。
相比营业收入的变动,净利润的变动就比较大了,净利润从年的0.44亿元增长至年的1.06亿元,然后又迅速在年录得净亏损0.55亿元。
如果不考虑年这种特殊的年份,绿茶餐饮的净利率在-年期间,其实是在增长的,从3.4%增加至6.1%。
公司在年净亏损多万,最直接的原因自然就是疫情导致营业收入的减少。
不过除了这个,风云君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
从公司利润表中那些科目的变动就可以知道,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的开支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以及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绿茶餐饮的餐厅和总部所用物业均是租赁的,使用权资产折旧就是公司租赁资产的折旧费用,这笔费用显然是不会影响公司现金流的。
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是指租赁资产的租赁付款,这个会影响当期现金流。
至于其他资产的折旧及摊销,是指厨房设备、餐厅装修成本以及相关软件的折旧和摊销开支,这笔费用显然也是不会影响现金流的。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现在我们对净利润做一下调整,计算使用权资产折旧和其他资产折旧及摊销之前的净利润,如下图所示。
调整之后的净利润在年达到1.88亿元,调整之后的净利率在年达到12%。
这说明年,公司还是赚到了钱的,起码有现金在净流入。
这也是为什么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以连续三年上涨,从年的1.07亿元增长至年的1.49亿元。
实际上,相比净利润,绿茶餐饮的现金流状况还是可以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年的2.09亿元增长至年的3.86亿元,后下降至年的2.72亿元,但是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依然要比年的高。
自由现金流更是从年的0.56亿元一路增长至年的1.75亿元,表现确实可以。
综上所述,全年净亏损多万的背后真相是:
绿茶餐饮依然赚到了钱,而且现金流非常稳健,只是由于摊销和折旧,才导致净亏损的出现。
六、番外篇
太二酸菜鱼不是太二,是太秀了
风云君曾出过一篇有关九毛九的研报——《霸道店规,条条扎眼;太二、九毛九,玩转年轻人餐饮
独立研报》,文章整体偏正面,这个结论自然是基于一些相关事实、财务以及经营数据之上。
大家可以下载市值风云APP,搜索关键字,就可以免费阅读这份研报,风云君就不细说了。
风云君的文章是在九毛九于香港上市之前发表出来的,而九毛九自上市之后,股价涨幅高达%,市值已接近亿港元,股价也貌似走的是稳健长牛的趋势,说明资本市场目前还是挺认可九毛九的业绩的。
九毛九年的业绩公告不久之前才放榜,风云君趁此机会,就简单解读一下九毛九最新的经营情况,同时再与绿茶餐饮做个PK,一举两得。
风云君认为,这两家餐饮企业,都是做快时尚中餐的,对比分析,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是净利润和营业收入。
-年,九毛九的净利润从0.74亿元增长至1.38亿元,即便受到疫情影响,九毛九账面上也没有录得净亏损,而且九毛九的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上涨,从18.93亿元增长至27.15亿元。
这一回合,无疑是九毛九赢了。
再看盈利能力。
不考虑年的情况下,绿茶餐饮在、年的净利率分别达到3.4%和6.1%。
九毛九的净利率在、年分别达到3.9%和6.9%,与绿茶餐饮相比,九毛九还是略胜一筹。
有人觉得不公平,不应该计入摊销和折旧,其实也可以,如果不计入,那绿茶餐饮和九毛九两者都不计入,都在同一维度下对比。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同一纬度下,绿茶餐饮的表现基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干不过九毛九。
双方数据之间的差距在年明显是最大的,这也许正应了那句话:逆境才能真正检验一家企业到底怎么样。
九毛九再赢一回合。
九毛九旗下主要有两个子品牌:九毛九,太二酸菜鱼。
开店速度方面,-年,九毛九餐厅数量从家一路下滑至98家,而太二餐厅数量则从65家猛增至家,每年的门店数量增幅都接近%,扩张速度确实很猛。
从趋势上看,九毛九未来的拳头品牌大概率就是太二酸菜鱼了。
太二酸菜鱼的开店速度最快,绿茶餐厅次之,九毛九餐厅数量直接负增长。
翻台率方面,-年,九毛九餐厅和太二酸菜鱼的翻台率都在一路下降,这一趋势和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一模一样。
要比翻台率大小,太二酸菜鱼最高,九毛九餐厅垫底,绿茶餐厅夹在中间。
客单价方面,太二酸菜鱼的客单价基本稳定在70元以上,基本甩开了九毛九和绿茶,后两者差不多属于同一消费档次。
同店销售增长率方面,太二酸菜鱼又是领先于绿茶和九毛九,且后两者与太二酸菜鱼之间的差距,在年被拉得更开了。
门店销售、翻台率、门店数量、客单价这四大指标,都属于门店经营方面的指标,所以综合下来,绿茶餐厅强于九毛九餐厅,但是明显弱于太二酸菜鱼。
这最后一回合,九毛九要么是赢家,要么算是和绿茶餐饮打个平手,但肯定不是输家。
总结以上三个回合,九毛九的综合实力强于绿茶餐饮,是一目了然的,尤其是旗下的太二酸菜鱼。
没有太二酸菜鱼,九毛九的业绩不会这么能打。
七、总结
太二酸菜鱼能够取得成功,自是有其长处。
太二的长处反过来讲,就是绿茶餐饮的短处。
风云君认为,绿茶餐饮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菜品太多太杂,不够标准化,也不易批量化制作。
绿茶餐饮在招股说明书中一直强调自己做的是中式融合菜,能够融合各种不同的菜系,增加菜品丰富度。一家绿茶餐厅,可以提供近种菜品选择,每年还要推出多道新菜品。
(绿茶餐饮招股说明书)
老实说,如果一家餐厅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菜品的话,作为消费者的风云君还是很嗨皮的,毕竟可以品尝更多不同的口味。
但是作为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板,把菜品搞那么多,显然是是违背了商业规律的。
都知道中餐的工序复杂,且不容易批量制作,业界都在寻求简化制作工序,只专注于几个少数的大单品,比如去太二酸菜鱼,就只吃酸菜鱼。
为了让酸菜鱼彻底成为一道标准化的菜式,太二甚至让自己的酸菜鱼只有一种辣度,只有大和小两种份量,整个太二的菜品SKU不超过23种。
绿茶餐饮可倒好,反而还把菜品搞那么多,认为菜品越多越好,殊不知这不仅提高了后厨的准备难度,还降低了出餐效率,菜品更不容易批量制作了。
这骚操作,风云君着实看不懂的。
另外,除了上面讲到的不足,绿茶餐饮在同店销售方面,也存在着风险:同店销售在年就出现负增长了,这是一个十足的危险信号。
如果再结合不断下滑的翻台率和不断上涨的客单价,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绿茶餐饮的业绩增长,靠的是不断开设的新店以及客单价的提高。
只是,这种增长方式真的能够持续下去吗?
风云君对此是持怀疑态度。
目前来看,翻台率下降,客单价上升,两者对绿茶餐饮营业收入的影响是正面的。
但是,这总会到一个临界点,过了临界点,翻台率继续下降,客单价继续上升,最终只会拖累营业收入。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