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以“聚天下英才,开香港新篇”为主题举办第二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除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主会场外,还首次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江门市设立了分会场。其中,南沙分会场设在南沙国际人才港。
据介绍,本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邀请了十余名香港政商界知名人士担任主礼嘉宾。同时邀请了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李佐军等10位国内外政商学界知名专家参与圆桌论坛。嘉宾们聚焦香港如何在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占据主动地位、踏入新征程的香港会为人才发展创造哪些新机遇,以及香港应如何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携手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议题深入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为香港引聚天下英才、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体化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关键在于一流人才。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先后被赋予广东唯一的国家新区、广东自贸区面积最大的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国际化人才特区等重大平台,特别是今年6月国家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南沙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携手港澳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中发挥独特优势。
“人才聚则湾区兴,人才通则湾区融”的观点,接下来南沙将以全面实施《南沙方案》为契机,立足湾区所向、穗港两地所需所能,积极探索有利于港澳人才和国际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搭建各类高层次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人才一体化服务水平,促进粤港澳三地打造大湾区人才创新共同体,为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质量发展典范贡献“南沙力量”。
南沙是粤港澳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当前正是南沙全面深化与港澳合作的历史机遇期,南沙也正在加快推动与港澳人才协同发展,希望通过协同形成“化学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
南沙已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近1.7万人
第二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及南沙分会场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南沙和我国香港在既往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粤港人才领域的协同合作,翻开了协同联动的新篇章。据了解,南沙已与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达成了常态化合作共识,并计划近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互设人才协作办公室,推进一批人才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记者从南沙区人才局获悉,目前,南沙已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近1.7万人,近三年翻两番,近五年高层次人才年均增长超%,集聚“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39名,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人,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南沙已在13个专业领域实现对港澳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认可
记者获悉,在推进粤港澳人才协同联动方面,南沙立足湾区所向、穗港两地所需所能,不断创新推出便利港澳人才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推进粤港澳人才协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南沙加快打造便捷高效交通“新枢纽”。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南沙庆盛站乘坐高铁35分钟可以直达香港西九龙;随着将来深中通道南沙支线、狮子洋通道、广中珠澳高铁等建成通车,30分钟可通达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和港澳主城区,以南沙为原点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将更加便捷高效。
在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南沙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例如在港澳居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上,南沙实现了职业资格认可先行突破,目前已在建筑、工程、卫生、司法、税务、旅游等13个专业领域实现对港澳专业人才认可,成功备案55家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名香港专业人士;在全国率先试点聘任7名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积极推进科创要素流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科研资金跨境拨付;实行人才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绿色通道”,港澳人才到南沙发展更加便利。
同时,南沙不断涵养人才发展好生态,打造服务型城市“新典范”。对标香港公司注册制,国内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方便港澳人才到南沙开办企业;设立“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涉及28个部门项人才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在全市率先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提供精简化、一体化的出入境服务;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成使用,11个港澳青创基地投入运营,港式国际化社区正在加快建设。
记者还了解到,南沙还成立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聘任36名内地和香港的政商学界精英担任委员,高效务实解决粤港两地合作诉求;目前已有27家香港工商界专业机构加入成为咨委会服务中心会员,率先在内地形成香港工商协会集聚效应。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通讯员:谢子亮、黄洁莲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通讯员:南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