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文旅园的思考

点滴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06/4603899.html

朱荣林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嘉兴发展规划院名誉院长。

图一,上海庾村文化市集

受启于浙江省府《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有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明之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的精神,特撰写此文。

文旅结合的文化载体在空间结构单元的表述上,园、区、坊、场、村、街之间已无太大界限了,如文化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上海田子坊、大芬油画村、南京板仓街等文旅创意园,不一而足。新近江南涌现的形式各异的“乡村文化村”均可归之为“乡村文旅园”。

乡村是我国直面亿万农民的一个缺乏财力的自治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权责背离是常态。但乡村原生态基础良好,农业文明的沉淀极其丰厚,是《实施意见》精神不可或缺的载体。我国的优势并不在于工业文明,而在农业文明。即便在城镇化道路上,也不应脱离农业文明的基点,去盲目模仿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疤痕”。

我在参观了一个颇具创意思维,试图跳出我国江南千村一面的美丽乡村模式樊篱的文化艺术村。返程路上,我一直思考着写一篇研讨性的文章,但响应者寥若星辰,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个中滋味必是难言。正如我观后的感言一样: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册册韦编,无非故事。

我的思考是:作为乡村文旅载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之美应体现在哪里?究竞是素墙黛瓦和红花绿草的形态之美,或是与美丽乡村为一体的民俗节庆项目,还是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功能之美?或是兼而有之?但随之来的就是政策设计,政府的投入仅限于维持初创时期“筑巢引鸟”的投入,还是有一个让文化之鸟能呆得下去的基础设施的投放?

其实,与美丽乡村不可比肩的文化艺术园之前期投入,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以上海庾村文化市集为例,它作为一个乡村是由清境(上海)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化了多万元兴建的一座文化创意园,坐落在德清莫干山脚下,符合了省府关于以文脉、山脉、水脉、古道、交通干线等为经络,推动景区景点串点成线的精神。年10月份,这座包含了文化展示、艺术公园、乡村教育培训、餐饮配套、艺术酒店等在内的特色文化市集。

文创园区除完成前期投入之外,更有一个能使被导入者可持续常驻的效益滚动机制值得思考,否则,不仅前期投入会坐吃山空,而更要的是其大批入驻者也会因无利可图而远走他乡。当然,庾村是一个规模独具的实例,对于大部份乡村而言不具代表性意义,但其投入规模说明了一个事实:与美丽乡村点缀性的投入相比,文旅园不是一个轻意定义的称谓。

图二,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艺术区。

若蒙共识,那么如何才能创造这种效益机制呢?我以为其机制的立足点有二:

一是不可脱离乡村原生态优势,这是它有别于城市的生命力之所在。杭州东山村纸博物馆作为旗杆墙建筑群改造而成的公共建筑,并非简单的城市模式的复制,而是根植于本土才能唤醒乡村内在的生命力。

二是要吸取前人的殷鉴,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2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