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dongtai/meitibaodao/102471.html
中新网北京8月16日电(钟兴真)近日,地处廊坊的“河北中医院”(简称“医院”)因突然申请注销,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医院发现,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医院”。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河北”二字是在前几天被撤下的。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主要楼宇已经封顶,不少医疗设备也已进场,里面还有工作人员。8月15日,记者现场走访河北中医院,发现“河北”二字已消失。(上为此前照片,下为15日照片)8月11日,中国新闻网率先报道,医院9日在当地媒体发布公告:拟向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这一天距离其注册登记不足两年。虽然已经申请注销,但围绕医院的质疑声音却越来越多。比如,为何突然申请注销?注销后资产如何处置?国资购买、价值数亿元的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医院?医院为何要将超5亿元的采购大单给到一家成立仅2个月、不到一年又仓促注销的新公司?网上舆论不断发酵,但相关方迄今为止均未发声。一系列疑问待解。突然申请注销有何隐情,后续资产如何处置?乍一看,很多人会医院。中国新闻网记者在医院探访时,多位当地居民也都以为“医院,毕竟名字里有‘中国’两个字”。此前,中医院医院、中医院医院,医院。但这家河北中医院医院。年11月24日,河北省卫健委批复同意设置中医院医院,其共同举办方为中医院、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冶吉信”)。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医院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一家是国家卫健委所属医院;另一家从工商信息看,实际控制人为吉林省财政厅,应为国企。两家国医院,医院?“如果全部出资来源于国有资产,依法是不能成立‘民办’机构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瞿霞向中国新闻网记者表示,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那就意味着,自称民办机构的医院应由非国有资产出资,而上述两个出资方一家为国家事业单位,另一家为“国有企业”,哪来的非国有资产?北京市在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业清表示,上述两个举办方一家为国家事业单位,另一家为“国有企业”,该医院的建设资金高达数十亿元,医院由上述两家单位出资建设,却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并非由上述两家单位出资建设,那么如此巨额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哪里?出资人是谁,又为何没有作为举办人的身份出现?年7月,中国新闻网接到举报称,医院的举办方之一中冶吉信是“假国企”。记者调查发现:中冶吉信的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康和信”)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股权变更亦存在疑点,工商登记信息中的控股股东为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吉林信托”),但在吉林信托的资料中查不到康和信的身影。吉林信托工作人员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没听说过”这一子公司。法律专家表示,从现有信息看,康和信和其持股99.58%的中冶吉信的国企身份确实存在很大疑问。更耐人寻味的是,年11月16日,康和信全资收购了一家自然人独资公司北京康养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康养”)。随后,11月24日河北省卫健委批复设置医院当天,中冶吉信发生了两次绝对控股股东变更。北京康养出资2.98亿元收购吉林信托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随后康和信又出资2.98亿元收购了北京康养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国有企业”股权竟然可以在一天内轻易发生两次变更,也加剧了各界对假国企的质疑。8月3日,上述“假国企”系列报道发布不到两周时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冶吉信法定代表人已从付列武变更为孙修善。8月9日,医院突然申请注销。中国新闻网记者期间多次致电或致函中医院、中冶吉信、医院、吉林财政厅、吉林信托等相关方,但截至发稿时,各方均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注销之后,这家注册资本万、声称投资超90医院何去何从?最新公开消息显示,中医院准备“资产并购”。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7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