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架,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载体,是企业运营的支撑,是岗位设置的依据,是企业信息流的渠道。如果企业缺乏合理的组织结构,就会造成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楚、沟通渠道不畅通等,其内在机制很难充分发挥。直线管理咨询的营销顾问整理出企业管理中组织架构设计的十大原则,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组织发展路径。
一、服务战略和目标的原则
每个部门或岗位都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都与特定的目标有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企业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部门或岗位,对实现战略目标有什么贡献。设置部门、岗位要以事为中心,事与人要高度配合,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因人设部门,因人设岗位,因岗位设部门。
二、精简高效原则
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没有实际意义的部门、岗位一律不能设,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有存在的价值。精简高效则要考虑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两个问题。管理层次指企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管理阶梯。企业负责人和最基层员工之间,层次过多,一般都会造成信息失真,严重的还会歪曲或过时,因此,管理层次越少越好。管理幅度指部门负责人能够直接有效指挥下属的数目。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为4至5人,但企业的基层例行工作,监督工作不复杂,则可领导若干个下属,如生产车间班组。实现什么样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而不应“一刀切”。
三、责权对等原则
责任是岗位必须履行的义务,权力是岗位规定应该行使的权力。在任何工作中,责任与权力必须大致相等,否则就无法完成工作。如培训负责人要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如果没有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培训经费或各部门不配合等,都是无法完成该项工作的。
四、创新原则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故步自封必定走不了多远,创新应成为企业管理的灵魂。国家改革如此,管理如此,个人亦如此。如有的企业意识到了信息就是财富,设置了信息收集部门收集内外部信息,提供给领导层决策。有的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心理管理的重要性,设置了心理咨询岗位,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有的企业意识了流程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设置了首席流程官,对企业流程运行进行监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五、分工协调原则
以专业化分工为原则划分组织职能,即一个部门承担的职能应当是比较集中,比较少的,如果职能跨度太大,则很难找到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完成部门的工作。除分工原则外,还应当体现协调原则,即部门边界的确定应当便于业务活动的上下游衔接,关键流程的接口应当清晰。
六、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数量不同,需要根据公司的管理工作难度等情况来确定。在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业务沟通的背景下,有效管理幅度也在扩大。
七、层级原则
组织应当是有层级的,层级体现的是目标的分解原则,不同的层级对应不同的责任、权力和能力要求。通常,组织的层级越多,指令的传递链条就越长,组织运作的效率也会相应地降低;因此在组织设计的时候应谨慎地评估层级设置的合理性,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扁平化的组织,就是为了提升组织对外部变化的响应速度。
以上就是组织架构设计的七大原则的相关内容,组织结构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组成要素和它们之间连接方式的设计,它是根据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的特点,划分管理层次、确定组织系统、选择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