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泰基金和独立的投资评价与内容平台“聪明投资者”共同主办的生物医药论坛上,各路临床医学、实业高管、一二级市场投资研究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下的生物医药投资机遇。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被誉为“最牛医药分析师”的徐佳熹一上来就调侃,前几天给投资人做的一个Workshop,“本来觉得这么生涩的东西,就一批医药研究员,二三十个位子就可以了,到最后来了一百个人”。而在国泰基金当天主办的生物医药论坛上,尽管夏天暑热,场外又下着雨,会场里还是坐了满满当当两百多人,生物医药投资领域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事实上,生物医药涉及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可谓复杂,而在这场论坛中,通过四场演讲、一席圆桌,五位生物医药领域的大咖级人物把其中的关键点都讲清楚了,更有一篇演讲实录被业内人士笑称“价值好几个亿”。那么,他们都说了什么?徐佳熹:中国将有医药企业进入国际二线梯队徐佳熹说,对于中国创新药来说,现在是更好的时代,也是更激烈的时代。科创板对于医药行业带来了新变化和机会。首先,投资人对于DCF的估值了解将更加深入,对于未来的现金流折现的测算会更加精准。另外,研发将进入军备竞赛时代,相信不出五年,中国就会出现年研发投入十亿美金的企业,至少会正式进入国际上的二线梯队。中国病患数量多,以肿瘤为例,现在一年新发病患多万人,存量在万以上。假使PD-1很多靶点有效率30%,假使降到白菜价4万块钱,如果有20%的新发和5%的存量病人去使用,也有亿的市场。如果能够控制好原料药,控制好质量和品类,凭借中国的人口基数有望在仿制药领域孕育出全球前列的公司。未来无论是大药企也好,生物技术公司也好,都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等待续写。大药厂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出路都是依托资金实力,依托研发去塑造产品线,依托他们的商业能力获得回报。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优势会让它产生并购价值并发生crossoverbuyout(交叉购买)。余征坤:基因检测绝对是未来的主流和方向济峰资本创始人余征坤在论坛上毫无保留地谈及下一个“康辉”可能出现在哪个细分领域,和找到医疗大牛股的方法、逻辑和估值判断。他说,中国创新成功的要素有很多,总结下来可能有三点特别重要:监管政策,资本市场和创业者。美国诞生了很多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余征坤在创新药领域主要看好两个细分领域。第一个就是肿瘤,抗肿瘤药物的市场非常大;第二是罕见病,中国的罕见病的发病率比美国高很多,但罕见病的药物又少,这方面的空间是很大的。他也很看重临床领域的投资机会,新药的风险大,但是无论新药能不能做出来,最后都得在CRO上花钱,临床实验消耗公司“占尽了便宜”。最后他提到器械和诊断两个领域的一些投资机会。在器械领域,他提到心血管、骨科、口腔、微创方面的投资机会;在诊断领域,余征坤认为基因检测绝对是未来的主流和方向,除此之外,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的增多,POCT(即时检验)增长也非常快。在余征坤看来,一级市场创新药的尽调有四个要点,分别是看数字、药物潜在的市场测算、竞品分析和团队的背景经验。郭晓宁:新药研发是一件幸福的事交晨生物副总裁、临床开发负责人郭晓宁谈新药研发:做新药研发,幸福感来自于你是在参与一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份事业。你是为了让你自己、你的家人、你的子孙后代不会遭遇无药可医的情况。这份幸福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就像是财富的积累一样。一个成功的创新药,可能就足以成就一家公司。全球排名前十的药物,年销售都在60亿美金以上。排名第一的Humira,一年卖了将近亿美金。比70多个小国家每年的GDP都高。中国现在做的大部分创新药都是仿创药。模仿和跟进国外已经被证实的热门靶点,因此成功率也比国外高一些。从新药研发成本来说,目前中国的成本也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30-60%。郭晓宁认为,首创药是中国创新药的未来,只有开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中国才能真正的进入全球先进行列。科创板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对科创板充满期待,它的上市要求更接近港股,但我们相信它可能的体量会更大,未来会更美好一些。现在,无论是从政策法规的支持,从人才、技术的积累,以及资金投入,都是祖国做新药研发最好的时代。赶上这个时代,赶上这个机遇,是一件极幸运的事情。李进:寻找中国的“华为制药”科创板第一届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李进教授提到影响新药研发成功率的五大要素:正确的靶点,正确的人群,正确的组织暴露,正确的安全窗口,正确的市场潜力。而投资临床研究,重点是有四大要素:第一,靶点明确、有分子标志物、创新产品;第二,临床研究的设计要非常严密,要无懈可击;第三,临床研究的团队要经验丰富,知道严格把关,不能保证质量的团队不要投;第四,要有风险控制的机制。如果一个临床试验的团队和研究质量都没有问题,还要接着考量抗肿瘤药物的六大问题:第一,有没有提高疗效、安全性好不好;第二,药物的可及性,是否易得;第三,药物使用方式是不是很方便;第四,最好能覆盖多种肿瘤病种;第五:将来医保是否覆盖;第六:作用机制多元化,副作用是不是比较小。李进说,过去20年他参与的九项大型三期临床试验,其中8项都成功了,只有一个失败了。他们研究中心的创新项目,都有很大的投资潜力。最后,李进科普了他们的研究策略。第一,把靶点上不同的病症的病患挑出来,用篮式试验识别真正驱动基因的靶点;第二,把许多篮式实验汇在一起,在大型临床研究和大型平台试验中的伞式试验;第三,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做临床研究,用比较低的人力成本完成更多的临床试验。李进说,医学工作者愿意做药厂和患者的桥梁、申办方和投资者的桥梁、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桥梁,寻找中国的“华为制药”,为世界和人类做更多贡献。圆桌论坛:如何避开“爆雷”企业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散户,如何才能避开“长生生物”这种暴雷公司?在生物医药论坛现场,一位观众向台上的五位嘉宾提出了这一“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几位大咖分别从多个维度聊了他们的看法。余征坤从一级市场投资人的角度说,在企业数据造假方面,一级市场的尽职调查可以做得非常深,可以去查它的生产记录和电脑系统是否匹配,甚至能访谈生产员工,如果跟我看到的数据不一样,就能发现它造假了,一级市场比较容易避免这一种雷。郭晓宁认为,作为制药人,应该严控药品质量的指标,做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做药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先要对病人负责,然后再去考虑公司是不是可以挣钱。这样的公司,就不会是雷。李进说,长生生物这个事情有偶然性,但是它“爆雷”是必然的。长生的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和对员工的关怀不足,“爆雷”是必然的。投资应该选择比较老实的公司,不靠压榨工人的汗水、不靠搞投机取巧、搞歪门邪道来赚钱的公司。徐佳熹作为二级市场研究者,提出了“常识”的关键点,他认为在中国绝大部分出现违反常识的情况的时候,比如账上放着这么多钱,却又要去借这么钱时,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另外,投资人的专业能力也很重要。徐佳熹说,现在大家觉得生物医药投资门槛高,但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五年以后医药的门槛会更高。现在大家看的还是以仿制药为主的中国医药市场,五年十年以后一定不是这些品种。他说,要么就是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提的足够高,我只推荐愿意在这块投入足够多时间跟精力,并且最好有医药背景的人来做这块,或者老板招有专业背景的研究员。第二种方案就是把钱交给生物医药ETF,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在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看来,设计生物医药ETF产品的初衷之一,也在于让更多细分领域专业知识匮乏的投资者获得“一篮子”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的机遇,有机会分享这一朝阳行业的发展红利。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的“股票篮子”里装满了生物创新药、IVD、疫苗、血制品等多个细分领域的稀缺标的,可以反映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而在行业ETF领域,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的管理公司国泰基金也可谓“领军人物”,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6日,国泰基金行业类ETF规模达到.9亿元,占领了全市场已上市的行业类ETF总规模的46%,已经接近行业ETF市场半壁江山。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中证生物医药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