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大家分享:《管理的逻辑》这本书第3章寻找驱动要素,其中的两个方面:系统思考和三种思维模式。管理的逻辑第3章管理的逻辑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27.1购买已下架《管理的逻辑》书籍内容简介:作为管理者,无论是管理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部门,从年初规划到年终总结,都需要有仪表盘的支撑,用来反馈管理中即时指标的偏差,从而判断下一步的工作决策与计划。本书介绍了作者自主研发的GPS-IE管理改进系统,它来自大量的企业实践和咨询项目,用一整套严谨的管理逻辑,将企业的管理动作“串”了起来,最终提升企业的业绩,打造出高绩效的组织。《管理的逻辑》作者简介:丁晖,上海改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中国分会创始会员,专注于组织管理改进实践与研究20年,担任国内多家集团企业的管理改进顾问。顾立民,著名学习发展与绩效改进专家、上海改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董事,国际培训标准理事会理事。曾任职于多家国际**的跨国集团及**的管理咨询机构,IBM中国全球服务中心学习与知识总监,兼学习与发展部总监。爱立信中国学院能力管理咨询资深经理。全球著名管理咨询机构HayGroup合益集团中国区资深顾问。美国贝尔凯斯特通信公司培训与发展经理。二级问题的定义:基于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部门级过程驱动指标的偏差。二级问题描述很多企业在战略分解中,通常是从企业的战略出发,运用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和KPI等工具结合,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及职能,形成阶段性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任务,然后各部门再转化成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并纳入到企业绩效考核系统。这样的做法解决了从“脑袋”到“腰部”的过程分解,但是从“腰部”到“四肢”的分解却难以打通。虽然有了战略导向的引领和关键指标的评估,但岗位级的任务多数还会回到“经验式”的制定状态,所以任务和结果之间缺乏“驱动性”的转化关系,即使任务完成得很好,指标的分数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家不能保证组织的结果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本人学习过华为绩效管理,以及结合实际工作与工具,有8年以上实战落地经验,也欢迎职场爱好者、管理者,共同交流与学习。)华为绩效管理方法论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6.4购买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围绕系统思考、三种思维模式等工具展开介绍,围绕二级问题的设计、定义、测量和识别等方法进行学习。一、系统思考:“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有某种东西——喜欢拼图,喜欢看到整个图像慢慢清晰起来。一个人,或一朵花或一首诗的美丽之处在于她的完整。系统思考就是看到事情的全貌的一项修炼。它提供了一种框架,来帮助我们观察相关关系而非仅仅是事物本身,是用于观察模式和趋势的。”——以上是《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Senge)的一段话,彼得。圣吉为原麻省理工学院的系统动力学的资深讲师,他把系统动力学的原理运用在组织学习上,由此写出了《第五项修炼》,应用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上。(第五项修炼值得细品,书中自有黄金屋,与管理的逻辑结合起来,事半功倍。)如何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实践版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旗舰店¥52.4购买这本书更多强调的是系统思考,五项修炼首先强调“自我超越”,从个人层面实现自我突破,这是第一项修炼;要想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需要“改变心智模式”,这是第二项修炼;接下来还是要实现团队和组织的超越,团队和组织的超越需要建立“共同愿景”,为第三项修炼;而实现共同愿景的方法是“团队学习”,即为第四项修炼,带来团队的突破。这四个方面的突破都需要依靠一个工具,那就是系统思考,因此把“系统思考”定义成第五项修炼。五项修炼中最核心就是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