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7月2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年的《财富》中国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该榜单由《财富》与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合作编制。今年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50.5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1%;净利润达到了4.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超16%。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亿元,相比去年提升了近10%。去年中国GDP突破99万亿元,这意味着榜上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仍然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今年石油气企业表现依然强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近3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2.5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二。中海油以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45位,较上一年下降4个名次。虽然中海油的营业收入与中石油和中石化差距较大,但中海油以亿元的利润在油气企业中名列榜首。
中航油在油气企业中排名第四,在《财富》中国强中位列75名。储运专业就业较多的昆仑能源位列第89名,实力强劲。在燃气企业中,新奥能源表现抢眼,位列榜单第名;华润燃气位列第名。下面我们对各企业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供各位参考。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国家独资设立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下属公司。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年7月,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石油石化行业战略性重组的部署,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独特政治优势,坚定成为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的有力捍卫者。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年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3.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九年八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并于二零零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号:CEO)和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号:)挂牌上市。二零零一年七月,公司股票入选恒生指数成份股。二零一三年九月十八日,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ADRs)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股票代号:CNU)挂牌交易。中海油为中国最大之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亦为全球最大之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主要业务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原油和天然气。目前,本集团以中国海域的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为核心区域,资产分布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拥有净证实储量约51.8亿桶油当量,全年平均日净产量达1,,桶油当量。
4.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存储、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是国务院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企业。中国航油控股、参股17个海内外企业,构建了遍布全国的航油、成品油销售网络和完备的油品物流配送体系,在全国多个机场拥有供油设施,为全球多家航空客户提供航油加注服务,在25个省、市、自治区为民航及社会车辆提供汽柴油及石化产品的批发、零售、仓储及配送服务,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西南地区建有大型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物流储运基地。中国航油已成为亚洲第一大航油供应商。中国航油拥有海内外投资企业19个,其中全资、控股公司10个,参股公司9个,现有员工近万人,主要成员单位包括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航油津京管道运输中心、北京中航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航油工程咨询公司、中航油大厦管理中心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75%股权)等。
新加坡公司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的上市公司,是“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石油类跨国企业。新加坡公司于年5月26日在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新加坡应运而生。年12月6日,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集团公司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
5.昆仑能源有限公司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是在(英属)百慕达注册、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综合性能源公司,股票代码.HK,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分股之一。年以前,昆仑能源主要从事境内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年开始战略转型,将国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与综合利用作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实施“以气代油”战略。年,昆仑能源收购中国石油所持的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股权,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的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的管理平台。目前,昆仑能源主要从事城市燃气、天然气管道、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终端、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加工与储运、液化石油气(LPG)销售等业务,业务分布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然气年销售规模亿立方米,LNG接收站接卸能力0万吨,液化石油气年销售万吨以上,是中国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终端利用企业和LPG销售企业之一。
6.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强企业恒力集团的核心上市子公司,公司于年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恒力集团始建于年,起步于织造,逐步发展成为以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为主业,贸易、金融、热点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型企业。恒力集团年总营收亿元,现位列世界强第位、中国企业强第46位、中国民营企业强第8位、中国制造业企业强第13位。截止目前,恒力石化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已涵盖石油炼化、石化、芳烃、PTA、民用涤纶长丝、工业用涤纶长丝、工程塑料、聚酯薄膜和热电等产业领域,分别在苏州、大连、宿迁、南通和营口等五地建立了大型产业基地,在大连长兴岛已建成产能3*万吨/年的PTA工厂,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在国内市场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投产的“恒力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心装置为万吨/年的芳烃联合装置,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同时,公司目前也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民用涤纶长丝和工业用涤纶长丝制造商之一,聚酯总产能达万吨,其中民用丝万吨、工业丝20万吨、聚酯切片65万吨、聚酯薄膜20万吨、工程塑料16万吨,公司热电业务板块还拥有10亿KWH发电和万吨蒸汽供应能力。
7.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毗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中国轻纺城,是中国石化-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石化、化纤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备芳烃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万吨以上、聚酯万吨以上、纺丝万吨、加弹40万吨的年产能。公司通过强强联合,先后在宁波、大连和海南部署PTA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商之一。年建成的中金石化芳烃项目具备万吨规模。目前公司正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打造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荣盛是国内较早涉足聚酯直接纺项目的企业之一,目前荣盛聚酯及纺丝、加弹配套项目的生产规模、原料单耗及产品质量均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综合能耗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在新建的差别化项目中,在国内首次引进了具有卷绕自动落丝—输送—检测—中间立体仓储—包装等全自动一体化功能的德国高端工业自动化纺丝设备,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坚持品质打造,核心化纤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公司产品还通过了ISO、ISO、OHSAS、Oeko-TexStandard认证和碳足迹认证。荣盛积极搭建各类研发平台,建立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以研发平台为依托,荣盛大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每年都有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问世。荣盛石化还是全国化纤行业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单位,主持和参与起草了多项产品行业标准。
8.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恒逸石化实施了一条战略制胜的发展路线,是国内首家掌握大容量直纺技术和两百万吨级PTA生产技术的企业。公司的前身为年成立的织袜厂,随后发展拥有织造、印染、面料和加弹业务并于年以后逐步剥离了织造、印染、面料等低技术业务。公司于年第一条熔体直纺线投产,是首家进入聚酯领域的民营企业,国产化大容量熔体直纺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国内聚酯行业先河,是中国聚酯行业革命性突破发展的里程碑。公司于5年第一套PTA装置投产,是首家进入PTA领域的民营企业;公司于年全球首家应用PTA单套装置两百万吨级技术,PTA单体规模化实现了技术性突破,PTA单位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成本领先。如今,恒逸石化参控股PTA产能达到万吨,,自有权益产能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位;PET产能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位;首家与中国石化合作在建全球最大单体CPL产能20万吨;产业链综合产能连续五年位居国内化学纤维制造业第一位。公司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实现了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50%的快速增长,净利润实现了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50%的高速增长。恒逸石化拥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冲动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在石化化纤装置产能规模化和技术国产化方面,多次参与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是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得主,是中国纺织技术创新学术奖企业,设有恒逸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合作,分别与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密切合作,始终站在石化化纤领域的前沿。
9.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HK)是新奥集团旗舰产业,于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目前着力打造燃气分销、管网运营、泛能服务核心业务,实现转型升级。截至年12月31日,新奥能源在全国运营个城市燃气项目,为万个家庭和14.9万家工商企业提供燃气服务,覆盖接驳人口达1亿人,敷设管道10万公里,拥有天然气储配站座,累计投运泛能项目98个,在建项目22个,同时还在越南河内、岘港、胡志明市经营城市燃气业务。数字时代,新奥能源深化实施“自驱+赋能”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企业。新奥能源愿与生态伙伴一起携手,为创建现代能源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而不懈努力。
10.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SC)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专业公司,也是国内最早的海洋油气勘探服务提供商。拥有超过50年的经营业绩和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是中国一体化全产业链油服领先者。年6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石油工程专业化整合重组,将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华北石油局、西南石油局、华东石油局等8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业务整体剥离,与集团公司总部石油工程管理部及国际石油工程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整合,成立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年,公司利用仪征化纤上市平台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股票代码SH871,HK,简称石化油服。公司下设直属单位10家,包括胜利、中原、江汉、西南、华北、华东和上海海洋石油工程7家地区公司,以及国际石油工程、地球物理、石油工程建设3家专业公司。拥有3个研究院、3个设计公司和51个专业技术研究所。截至年底,拥有各类技术与施工队伍近支,用工总量84余人。公司有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和工程建设五大业务板块,涵盖了从勘探、钻井、完井、油气生产、油气集输到弃井的全产业链过程。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装备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在页岩气、致密油气田、高含硫气田、超深油气田及老油田综合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作业经验,公司为北美之外首个页岩气商业开发项目-涪陵页岩气项目,提供了钻井、压裂、测试的全过程工程服务。
11.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最大的石油工程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面向国内外石油化工工程市场提供全产业链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范围覆盖油气田地面工程、炼油化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LNG工程、非常规油气地面工程、煤化工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等上中下游工程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涵盖项目咨询、FEED、项目管理、设计、采购、施工、开车、试运、生产服务、培训及保运、投融资服务等全价值链。历经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优势和不断拓展的全球业务,公司发挥综合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建成了诸如苏里格气田、伊拉克哈法亚、西气东输、中亚管道、独山子石化、广西石化等诸多经典工程,缔造了辉煌的工程业绩,形成了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系列成套核心技术,全球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整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按照重组整合后的营业收入计算,目前公司可在ENR国际最大承包商排名中排位进入前40位,其中在石油工程建设行业排名进入前10位。
12.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Engineering(Group)Co.,Ltd.,或简称SEG)是中国领先的炼油、石油化工及新型煤化工工程公司。根据安迅思咨询的统计,按照年及年的总收入计算,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在向炼油与化工行业提供服务的所有中国勘察设计企业中排名第一,而按照年向炼油与化工行业提供的服务收入计算,炼化工程集团名列全球十大承包商之一。凭借六十年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在中国市场上,炼化工程集团在设计和建设大型、复杂的炼油、石油化工及新型煤化工项目方面拥有最强的执行能力,在国际工程市场上也具有卓越的竞争力。凭借在炼油和化工工程行业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成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SEG为客户提供技术许可、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施工、设备制造等服务,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炼油、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无机化工、医药化工、清洁能源、储运工程、环境工程、公用工程等。在中国,在新世纪参与建设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及中西部主要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第一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第一个煤直接制油装置和全球首套工业化煤制甲醇制烯烃项目等标志性项目。在海外,炼化工程集团也承接了若干有影响力的项目。炼化工程集团以专有技术和优秀的业绩积累了广泛而稳定的客户基础。
13.华润燃气集团
华润燃气集团成立于年1月,是华润集团战略业务单元之一,主要在中国内地投资经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燃气业务,包括管道燃气、车用燃气及燃气器具销售等。华润燃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年底,华润燃气已先后在苏州、成都、无锡、厦门、昆明、武汉、济南、郑州、重庆、福州、南京、南昌、天津、青岛等多座大中城市投资设立了燃气公司,业务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燃气年销量近亿立方米,用户逾2万户。华润燃气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年10月底华润燃气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燃气板块的上市平台。
14.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成立于年,注册于张家港保税区,总部位于古都南京,公司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SZ.)。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和深加工,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托中东油田伴生气和北美页岩气的优质烷烃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的生产商。东华能源总部位于古都南京,下属有三大产业基地:宁波基地/张家港基地/茂名基地,专注于生产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
15.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专业化技术服务于一体,以能源行业服务为主、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以5年2月22日注册成立的中海石油基地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变更设立,年6月20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海油发展,股票代码:968)。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注册资本1,,.万元。公司是一家同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FPSO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产品及服务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公司依托能源产业的发展,业务覆盖油气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大部分环节,形成能源技术服务、FPSO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成为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16.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是对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后,于年初更名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更名后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公司证券简称为“中油资本”。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金融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公司,是中石油金融业务整合、金融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监管、金融风险管控的平台,持有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仑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业务范围涵盖财务公司、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保险经纪、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成为全方位综合性金融业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中石油下属金融企业初步构建了专业程度高、服务质量优、业务覆盖广、发展能力强的业务格局,风控基础扎实,不良资产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拨备计提充足,抗风险能力较强,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不断提高。各金融企业在发挥特色优势,深化产融结合、创新产品、拓展渠道和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企业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多家分支机构,海外3家分支机构,从业人员接近0人,拥有逾3万个机构客户、多万个人客户,为重组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7.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ChinaOilfieldServicesLimited或COSL)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业务分为四大类: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COSL拥有亚太地区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公司共运营和管理物探勘察船13艘(支);钻井装备57座(包括36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生活平台,6套模块钻机);近海工作船舶多艘;拥有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旋转导向、钻井等超过台套先进的测井、泥浆、定向井、固井和修井等油田技术服务设备。中海油服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装总承包作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区域涵盖中国海域,并拓展至亚太、中东、美洲、欧洲、非洲、远东六大区域,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参考:财富中文网;各油气企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