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沿革第五十四期

英格兰银行

(一)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年由英国皇室特许苏格兰人威廉·彼得森等创办。初期主要为政府筹措战费,并因此而取得货币发行权。年根据新银行法《皮尔条例》)改组,分设发行部和银行部,后逐渐放弃商业银行业务,成为中央银行。年由工党政府收归国有,其主要职责是:发行货币;管理国债;同财政部和财政大臣协作,执行货币政策;对贴现行进行票据再贴现;代理财政金库;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办理同其他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事项;代理政府保管黄金外汇储备等。《皮尔条例》是首相皮尔主持,于年7月29日英国国会通过的条例。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将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和银行部,发行部可以用持有的万英镑证券以及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发行等额银行券。其中用证券做准备的发行最高限额为万英镑,超过此限额要用金银做准备,其中白银做准备的发行不得超过25%;不批准新的银行发行货币,年5月6日以前已经获得货币发行资格的其他银行的发行额不得超过年4月27日前12星期的平均数。当时公有家银行总发行额为英镑,其中家私人银行发行额为英镑,股份制银行72家发行额为英镑。规定家银行如发生破产倒闭和合并,该银行的发行额度就自然失效,其额度转移到英格兰银行;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按英镑17先令9便士兑换1盎司黄金的比价向发行部兑换黄金;进一步确认英格兰银行券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偿货币地位。

(二)《皮尔条例》不仅确立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也为其他国家以后建立中央银行提供模式,但是《皮尔条例》过分僵硬的货币发行制度也在以后历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其缺点。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它通过货币政策委员会对英国国家的货币政策负责。英格兰银行是伦敦城区最重要的机构和建筑物之一,自年英国银行产生,英格兰银行开始运作,之后逐步转换职能。年至今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机构,游客在英格兰银行的博物馆中可以领略其发展过程。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一直充当英格兰政府的银行,对国家的货币政策负责,其职能机构分政策和市场、金融结构和监督、业务和服务。在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前英国王室就想方设法向伦敦城里的富人和贵族封建主借钱,当时王家有金库造币局,富人会把金银存在那里。王室的劣迹之一是曾拒绝兑付人们存在那里的金币,其实就是挪用客户存款。在英法九年战争中国王的掌玺大臣印制政府债券直接卖给商人们,承诺支付利息并容许商人们以这样的财政券用于交税,但这些借款的期限很短,在掌玺大臣几次不履行利息支付承诺后商人们再也不愿出钱购买财政券,这样已失去的自由加税权力的国王山穷水尽。伦敦城里的原始金融业务在伊丽莎白女王(-)之后一直在缓慢发展,适应贸易支付的需求。

(三)到了十七世纪末商人们在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政府的困境为他们提供绝好的机会,他们不愿意把钱分别借给王室,而是要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出面组织与政府谈判的英格兰银行条款人是WilliamPaterson(一位苏格兰人),但真正的运作人是伦敦城中一位老道的商界大腕JohnHoublon爵士。英格兰银行的提案很快得到国会批准,国王授予特许权允许这家银行突破当时的法律规定,以不受限制的人数成立股份公司,建立一家资本雄厚的融资机构,前提是把钱长期借给政府。拿到特许权之后几天金融城中位股东只用了两周时间就筹集到万英镑,政府同意年息为8%,并支付银行每年镑的管理费。只用了半年时间这笔钱就被政府全部支取,描写“九年战争”的学者们写到英国士兵在前线的装备从此让法国人羡慕不已。从银行业务的角度看英格兰银行的成立算不上开天辟地,它所从事的借贷票据业务在荷兰已有先例。据说年在瑞典成立的银行开创为王室融资服务的传统,并且发行过金额确定统一的货币。在这些方面英格兰银行是一个具有改造与综合能力的杰出模仿者,它的模仿对象主要是荷兰9年成立的股份制阿姆斯特丹银行,来自荷兰的新国王威廉三世对这一机制耳熟能详。

(四)不过阿姆斯特丹银行不是为王室亦非为战争成立,它的服务对象是新兴的国际商贸(包括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来也扩展至荷兰联合省的共和政府。它创造存款账户、记账货币、透支信用等金融工具,尽管在机构设制与业务上是模仿,但英格兰银行超越它的前辈,成为行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由于它开发的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新客户——英国的王室加政府,它永远不会倒闭。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实现政治上的稳定,再没有发生过内战,告别皇权及政权更替的动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外部挑战来争夺世界霸权,做它的生意是金融城雄厚的财力与雄心勃勃的权力的完美联姻。这个客户的需求是欲罢不能,因为十七世纪后它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与他国开战。除了“九年战争”(威廉三世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间的战争)外从-年英国又和法国打了“七年战争”,夺取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它与荷兰和西班牙交战,在东方与印度莫卧尔王朝交战,年和争取独立的美国人交战,在十八世纪末叶又和法国的拿破仑打得不可开交。尽管战争为英国带来贸易与殖民上的优势,金钱滚滚流向英国,但政府越战越要依靠金融城的财力支持,借款越滚越大。史学家们认为从17到18世纪英国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来说法国抵得过两个英国,当时法国的人口近万,是英国的三倍。为何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就世界霸权,现代金融的支撑被视为重要基石之一。

(五)英格兰银行成立是公众与政府信用关系上的一大进步,以往的政府向私人部门举债是单独协议,政府有权违规,规则不透明。现在是政府与一个机构做生意,正式签约,在商言商,相互制约。这家银行必须是私人拥有的才能作为与政府利益不同的一方,保证交易的公平性与安全性。英行的股东唯利是图,但他们同时非常看重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崛起,看重以英国自由主义原则在全球推进贸易与殖民,这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力量。为了长远更大利益的商人们乐于与政府结盟,英格兰银行当时并未想到控制国王和政府的永久债务,但后者在乞求前者解救燃眉之急。做为一个讨价还价的条件,国王给了英格兰银行一个有时限的“特许经营权”,在11年()之后一旦政府还完初始贷款,经营权就会收回,此时的英格兰银行没有稳定金融、货币、经济、外贸的责任,这些概念当时完全不存在。英格兰银行后来发行的银行券不过是替代直接的财政债券,也不是国家货币,它成为所谓的“中央银行”还有漫长的一段历史进程。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万镑,向社会募集。

(六)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到18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与银行部;发行部负责以万镑的证券及营业上不必要的金属贮藏的总和发行等额的银行券;其他已取得发行权的银行的发行定额也规定下来。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全国的货币发行权,至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凭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担商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划拨冲销、票据交换的最后清偿等业务,在经济繁荣之时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而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中则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由此而取得商业银行的信任,并最终确立“银行的银行”的地位。随着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因应实际需要,英格兰银行形成有伸缩性的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等调节措施,成为近代中央银行理论和业务的样板及基础。19年7月设立“外汇平准帐户”代理国库,年之后英格兰银行被收归国有,仍为中央银行并隶属财政部并掌握国库、贴现公司、银行及其余的私人客户的帐户,承担政府债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按政府要求决定国家金融政策。

(七)英格兰银行总行设于伦敦,职能机构分政策和市场、金融结构和监督、业务和服务三个部分,设15个局(部),同时英格兰银行还在伯明翰、布里斯托、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南安普顿、纽卡斯尔及伦敦法院区设有8个分行。英格兰银行享有在英格兰、威尔士发钞的特权,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由一般商业银行发钞,但以英格兰发行的钞票作准备。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作为票据的结算银行,对英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作为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稳定英镑币值及代表政府参加一切国际性财政金融机构,因此英格兰银行具有典型的中央银行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的特点。英国政府用公债向英格兰银行借钱,而英格兰银行用自己发行的货币(英镑)购买英国国债,这个国债是未来税收的凭证,英格兰银行持有国债就意味获得以后政府的税收。英国政府如果要买回流通在外的国债,必须用金币或英格兰银行认同的等值货币(货币能兑换黄金)买回。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货币(既英镑)的前身是银行券,这些银行券其实就是储户存放在金匠那里保管的金币的收据。

(八)由于携带大量金币非常不便,大家就开始用金币的收据进行交易,然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金币。时间久了人们觉得没必要总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后来这些收据逐渐成了货币,所谓的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因为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范围和接受程度都是比较广的,该银行的银行券就被默认为就是国家货币,以英格兰银行购买国债可以用它的银行券,到以后就是称谓英镑的流通货币。可以认为用国家货币能兑换政府公债,前提是可以兑换成黄金的货币或者等价物。用公债只可以到政府哪儿领取利息,不可以兑换成黄金或者货币,因为该公债是政府的永久债务。英格兰银行的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由总裁、副总裁及16名理事组成,是最高决策机构。成员由政府推荐,英王任命,至少每周开会一次。正副总裁任期5年,理事为4年,轮流离任,每年2月底离任4人。理事会选举若干常任理事主持业务,理事会下设五个特别委员会:常任委员会、稽核委员会、人事和国库委员会以及银行券印刷委员会。理事必须是英国国民且65岁以下,但下院议员、政府工作人员不得担任。

世界银行

(一)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世界银行成立于年,年6月开始营业,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年12月27日世界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正式宣告成立,年6月25日世界银行开始运行,年5月9日它批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转换后的价值这依然是世界银行提供的数额最大的一批贷款。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一开始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开始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日本和西欧国家“毕业”(达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后世界银行完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从年代初开始世界银行也开始向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国家贷款。上世纪80年代银行面临的宏观经济和债务问题,在以后的十年社会和环境问题、假定的中心舞台以及越来越多的公民社会指责银行在一些项目不遵守自己的政策。针对银行业务的质量问题时该报告发布后不久,改革步骤进行检查,包括调查小组对银行债权的创作。然而批评的声音不断增加,在年马德里举行的年度会议时期达到顶峰。此后银行集团已取得很大的进步,这五个机构独立工作的同时彼此合作,逐步提高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

(二)客户的报告是与变化,银行的服务水平,看到他们的承诺,交付和质量大致满意。比起以前银行在全球政策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已经有效地从事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在复杂的突发事件的冲突后工作,在波斯尼亚后东亚危机援助中心,在美国飓风后的清理,在土耳其地震后的支持。自年成立以来世界银行已从一个单一的机构发展成为一个由五个联系紧密的发展机构组成的集团,世行的使命已从通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促进战后重建和发展演,变成为通过与其下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其它成员机构密切协调,推进世界各国的减贫事业。世行其它成员机构包括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重建仍然是世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全球化减少贫困仍是世行工作的首要目标。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按照《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的规定世界银行的宗旨是:通过对生产事业的投资,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通过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及其他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当成员国不能在合理条件下获得私人资本时,可运用该行自有资本或筹集的资金来补充私人投资的不足;鼓励国际投资,协助成员国提高生产能力,促进成员国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

(三)世界银行在成立之初主要是资助西欧国家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但在年后欧洲各国开始主要依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来恢复战后的经济,世界银行于是主要转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银行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把富国的资源转化成穷国的经济增长。作为世界上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机构之一,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医院、供水供电、防病治病和保护环境的各项努力。世界银行按股份公司的原则建立,成立初期世界银行法定资本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美元。凡是会员国均要认购银行的股份,认购额由申请国与世行协商并经世行董事会批准,一般来说一国认购股份的多少根据该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参照该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大小而定。会员国认购股份的缴纳方法:会员国认购的股份,先缴20%。其中2%要用黄金或美元缴纳,18%用会员国本国的货币缴纳。其余80%的股份,当世行催交时用黄金、美元或世界银行需要的货币缴付。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加权投票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条款》规定世行成员国资格面向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开放。

(四)申请加入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须提供其经济数据,以供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其他经济规模类似的成员国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获得一个相当于向IMF认缴额度的配额,该配额决定该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重。每个世行新成员国获得票,加上在世行股本中所持股份每股为一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的配额用于确定配给每个世行新成员国的股份数量,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与国际货币基金的有关投票权的规定相同。世界银行每一会员国拥有票基本投票权,每认购10万美元的股本即增加一票。资金来源:各成员国缴纳的股金;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行债券和收取贷款利息。世界银行向政府或公共企业贷款,不过一个政府(或“主权”)必须保证贷款的偿还。贷款的基金主要来自发行世界银行债券,这些债券的信用被列为AAA(最高),因为成员国的分享资本支持它们,而且借款人有一个主权的保证。由于世界银行的信用非常高,它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贷款。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信用比这个贷款的信用低得多,即使世界银行向受贷人提取约1%的管理费,世界银行向这些国家的贷款对这些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除此之外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开发协会向最穷的国家(一般人均年收入少于美元)提供“软”的贷款,贷款期为0年,不收利润,国际开发协会的基金直接来自成员国的贡献。

(五)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它们的反贫穷政策,世界银行的贷款被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中从对医疗和教育系统的改革到诸如堤坝、公路和国家公园等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除财政帮助外世界银行还在所有的经济发展方面提供顾问和技术协助。年詹姆斯·沃尔芬森当任总裁以来世界银行将其重点集中在反贪污运动上,有人认为这个做法违反世界银行协议第10节第10款中规定的“非政治性”,不过世界银行在社会经济学的名义下曾多次涉及到国家改革以至于选举的活动。世界银行开始放弃它一直追求的经济发展而更加集中于减轻贫穷,它也开始更重视支持小型地区性的企业,它意识到干净的水、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并开始在这些项目中投巨资。作为对批评的反应时世界银行采纳许多环境和社会保护政策,来保证其项目在受贷国内不造成对当地人或人群的损害,虽然如此但非政府组织依然经常谴责世界银行集团的项目带来环境和社会的破坏以及未达到它们原来的目的。私营部门发展是世界银行的一个战略,其目的是推助发展中国家的私营化,世界银行的所有其它战略都必须与这个战略相协调。

(六)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任命的一名理事和副理事组成,该职位通常由该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或级别相当的一名高级官员担任。理事和副理事任期五年,可以连任。如果一个国家同时是世行、国际金融公司或国际开发协会成员国,其任命的理事和副理事同时也担任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理事会的理事和副理事,除非另行说明外他们也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行政理事会中担任本国的代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理事和副理事单独任命,《协议条款》规定世行的所有权力由其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掌管,但理事会将《协议条款》中所提及权力除外的所有权力下放给执行董事。具体权力包括:接受成员和中止成员国资格;增加或减少核定股本;决定世行净收入的分配;决定执行董事根据《协议条款》中的诠释提出的申诉;作出同其它国际组织合作的正式和全面安排;终止世行业务;增加当选执行董事人数;审批《协议条款》修正案。执董会成员包括世界银行行长和25名执行董事,行长主持执董会会议,通常无表决权,但在赞成票和反对票持平的情况下有决定性的一票。未经执董会明确授权,执行董事不能单独行使任何权力,也不能单独作出承诺或代表世行。从年11月1日新任期开始执行董事增加1名,总数达到25名。如遇执行董事缺席,副执行董事可全权代表执行董事行使职权。

(七)高级顾问和顾问协助执行董事开展工作,他们可以以顾问身份和副执行董事一起出席大部分执董会会议,但无表决权。按照《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条款》第五条第4(b)款的规定首任执董会由12名执行董事构成,要增加当选执行董事人数需经理事会投票决定,赞成票需达到总票数的80%。年11月1日之前执行董事人数为22名,其中17名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年鉴于有多个新成员国加入世行,当选执行董事人数增加到20名,俄罗斯和瑞士等国的两个新增席位使执行董事总数达到24名。在年开始的任期内执行董事增加1名,总数达到25名。世行秘书处负责成员国完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定期增资程序的协调,世行秘书处就成员国按照理事会批准的决议认购额外股份的程序提出指导意见,包括所需文件和认购股份的付款程序。世界银行行政管理机构由行长、若干副行长、局长、处长、工作人员组成,行长由执行董事会选举产生,是银行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脑,他在执行董事会的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负责银行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任免银行高级职员和工作人员。行长同时兼任执行董事会主席,但没有投票权,只有在执行董事会表决中双方的票数相等时可以投关键性的一票。世界银行集团各机构归成员国政府所有,成员国政府在各机构内对包括政策、财务、成员国资格等在内的所有事项具有最终决策权。

(八)成员国通过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管理世界银行集团,各机构的所有重大决策均由理事会和执董会作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条款》(En)规定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行成员国就必须首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成为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成员的前提条件。世行秘书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配合,并同其他世行集团员工协商,协调新成员国加入事宜,并负责维护成员国地位的相关信息,包括成员国名单更新。世界银行在行长以及负责地区、行业和综合管理的机构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开展日常运营,世界银行集团包括五个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年成立。向中等收入国家政府和信誉良好的低收入国家政府提供贷款,个成员国;国际金融公司,年成立,是专注于私营部门的全球最大发展机构。通过投融资、动员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以及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增长,个成员国;国际开发协会,年成立,向最贫困国家的政府提供无息贷款(也称信贷)和赠款,个成员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年成立,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以支持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向投资者和贷款方提供政治风险担保履行其使命,个成员国;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年成立。提供针对国际投资争端的调解和仲裁机制,作为秘书处运作,其秘书长由行政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每六年换届。世界银行集团行长为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个成员国;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执行副总裁向世界银行集团行长报告。

(九)管理部门:一般管理部门(EN):发展经济学研究部,发展金融局,机构对外关系部,人力资源部,信息与技术解决方案局,机构廉政部,法律部,司库部,世界银行学院,冲突解决机制,申诉服务,调解服务,职业道德,上诉委员会,职场顾问,执行董事和副执行董事,综合服务,独立评价局,内部审计,常务副行长,评价与资格中止或制裁处,行长办公室,企业责任,首席财务官,主计官,机构财务与风险管理,机构秘书处。地区部门:非洲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中亚地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南亚地区。全球发展实践局:农业,教育,能源与采掘业,环境与自然资源,金融与市场,治理,卫生、营养与人口,宏观经济与财政管理,贫困、社会保障与劳动力,社会、城市、农村和灾害风险管理,贸易与竞争力,交通运输与信息通信技术,水。跨部门解决方案领域:气候变化,弱性、冲突与暴力,社会性别,就业,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世界银行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与技术援助的一个重要来源。世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和赠款,用于支持对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基础设施、金融和私营部门发展、农业以及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投资,部分世行项目由政府、其它多边机构、商业银行、出口信贷机构和私营部门投资者联合融资。世行也通过与双边和多边捐助机构合作建立的信托基金提供或调动资金,很多合作伙伴要求世行帮助管理旨在解决跨行业、跨地区需求的计划和项目。

(十)世行通过政策建议、分析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分析工作通常为世行本身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自己的投资活动提供借鉴,支持世行为之服务的国家开展能力建设。通常世行也主办或者广泛参与讨论各种发展议题的会议和论坛,这些活动往往是与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为确保各国获得全球最佳实践,帮助创造前沿知识,世行不断寻求完善知识共享和与客户及广大公众保持接触的途径。主要优先重点包括:世行继续大力强调帮助发展中国家取得可衡量的成果;世行努力改进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如何设计项目、如何对外提供信息(信息获取)、如何使世行的项目和业务更符合客户国政府和社区的需要等等;世行免费提供越来越多且便于获取的工具、研究和知识,帮助人民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挑战。例如公开数据网站免费提供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综合性、可下载的指标。世行也举办世界银行网络直播,即对世界各国民众开放的网络直播式讨论会,并将其作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和年会的重要内容。对有资格获得国际开发协会赠款和无息贷款的低收入国家而言在准备世界银行援助项目之前,须在减贫战略文件中写进国别援助战略原则。自年以来战略减贫文件须把减贫作为任何发展规划的重心,而且须有私人部门和民间社会的充分参与—是获得资金援助和其他援助的前提条件,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债务减免的一项要求。

(十一)由于减贫在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中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世界银行可通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发挥其作用。这通常意味着创造一种有利于吸引更多私人资本的投资环境,帮助制订有效和公平的社会支出方案,为建立人力资本和提供公平的经济机会创造条件。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穷困人口是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一般可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但程度有限而且往往具有波动性,向成员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是世界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世界银行贷款从项目的确定到贷款的归还,都有一套严格的条件和程序。贷款规定:贷款对象:会员国官方、国营企业、私营企业,若借款人不是政府则要政府担保。贷款用途:多为项目贷款,用于工业、农业、能源、运输、教育等诸多领域。银行只提供项目建设总投资的20%~50%,其余部分由借款国自己筹措,即通常所说的国内配套资金。银行借款必须专款专用,借款国必须接受银行监督。贷款期限:20~0年左右,宽限期5~10年。贷款利率:根据世界银行从资金市场筹资的利率来确定,每三个月或半年调整一次。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要低一些,对贷款收取的杂费也较少,只对签约后未支付的贷款收取0.75%的承诺费。贷款额度:根据借款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债务信用强弱、借款国发展目标和需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次序而定。贷款种类:一是具体投资贷款;二是部门贷款;三是结构调整贷款;四是技术援助贷款;五是紧急复兴贷款。贷款手续:手续繁琐,要求严格,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还款:到期归还,不得拖欠,不得改变还款日期。风险承担:借款国家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

(十二)贷款程序:项目的选定:作为项目周期第一阶段的项目的选定至关重要,能否从借款国众多的项目中选出可行的项目直接关系到世界银行贷款业务的成败,因此世界银行对项目的选定工作历来非常重视。世界银行对项目的选定主要采取几种方式:与借款国开展各个方面的经济调研工作;制定贷款原则,明确贷款方向;与借款国商讨贷款计划;派出项目鉴定团。项目的准备:在世界银行与借款国进行项目鉴定,并共同选定贷款项目之后项目进入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世界银行会派出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与借款国一起正式开展对项目利用贷款的准备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打下基础。项目准备工作一般由借款国承担直接和主要责任。项目的评估:项目准备完成之后进入评估阶段,项目评估基本上是由世界银行自己来完成的。世界银行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而,即技术、经济、财务、机构、社会和环境。项目的谈判:项目谈判一般先由世界银行和借款国双方商定谈判时间,然后由世界银行邀请借款国派出代表团到华盛顿进行谈判。双方一般就贷款协议和项目协定两个法律文件的条款进行确认,并就有关技术问题展开讨论。项目的执行:谈判结束后借款国和项目受益人要对谈判达成的贷款协定和项目协定进行正式确认,在此基础上世界银行管理部门根据贷款计划,将所谈项目提交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项目获批准后世界银行和借款国在协议上正式签字。

(十三)协议经正式签字后借款国方面就可根据贷款生效所需条件,办理有关的法律证明手续并将生效所需的法律文件送世界银行进行审查,如手续齐备。世界银行宣布贷款协议正式生效,项目进入执行阶段。项目的后评价:在一个项目贷款的账户关闭后的一定时间内世界银行要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即项目的后评价。通过对完工项目执行清款进行回顾,总结项几个周期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评价项目预期受益的实现程度。对可提高借款国发展能力的项目而言借款国既可获得贷款,也可获得非贷款援助。经济和部门工作是为了全面了解借款国的发展问题、对外融资的需要和外部资金的可得性以及对发展战略和捐款方的援助活动进行评估的分析框架,经济和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事先找出穷人能够直接受益的高收益的项目,世界银行的经济和部门工作为其提供政策和公共支出咨询以及项目和其他业务的开发奠定分析基础。赠款是世界银行发展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除通过国际开发协会提供赠款外世界银行还管理十几个赠款项目以及个捐款方的信托基金(每年支付的款项超过10亿美元以上)。紧急援助是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任何对经济有重大影响并需做出迅速反应事件的情况下提供,这种援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世界银行可以制定一项恢复战略,对现有的贷款组合的结构进行调整来支持恢复工作,世界银行还发放迅速拨付的紧急援助贷款。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二战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年7月1日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召开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宣布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机构,确立美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构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秩序。布雷顿森林会议旧址位于华盛顿山饭店一层,包括一个由大宴会厅改造的会议厅以及当年各国代表签署同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小会议室——“黄金屋”。20世纪0年代的大萧条曾经给西方国家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但更严重的是国家间缺乏合作、同舟不能共济,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和各自为战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个别国家的危机最终波及全球,进而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背景,因此谋求国际合作并实现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逐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主要大国政府的共识。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决定共同战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侵略。~年战争还未结束,美国总统罗斯福又开始酝酿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年春天美国邀请联合国家代表赴美,召开联合国家粮食会议,讨论粮食增产和分配问题。同年冬天美国又召开联合国家救济与复兴会议,讨论战后各国灾区的救济和人民生活改善问题。

(二)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货币金融问题对于各国最为重要,年4月为稳定各国货币币值并促进国际贸易,美国、英国各自提出怀特方案和凯恩斯方案,随后美国财政部陆续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专家到美国进行深入磋商和讨论,并于6月在华盛顿召开为期三天的专家会议。各国专家认为国际资金流动可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资金流动主要用于国际贸易,长期资金流动主要用于国际投资。未来国际货币基金的任务应当是应对短期资金的供需,以实现各国币值稳定,长期资金筹措则应由另一机构负责,据此美国财政部又拟定设立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草案。年4月美国正式发布各国专家会同草拟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方案,同年6月美国财政部邀请各国代表在大西洋城召开为期近两周的预备会议,讨论并整理基金和银行草案。7月1日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小镇华盛顿山酒店召开,44个国家派出代表团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 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建立较为紧密的伙伴关系,为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认真的准备。

(三)年7月1~22日布雷顿森林会议举行,会上通过美国的提案,达成《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参加会议的国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辅助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加以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多边贸易和货币的可兑换性而设立。根据协定确定一盎司黄金等于5美元的官价,成员国货币的平价按一定数量的黄金和美元表示,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由此建立起美元与其他成员国货币间的固定比价,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体系。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且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曾计划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使之成为控制与协调战后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由于美国国会反对,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结果以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虽然这些国际经济组织起初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但这毕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四)复兴银行成立于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现有成员国个。世界银行拥有的法定资本达6亿美元,其资金包括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现有总资产亿美元。世界银行宗旨:建立之初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前后经历几年时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的时候一些国家就开始着手准备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工作,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英国和美国。年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建议,呼吁建立国际稳定基”,以帮助国际经济的恢复。针对英国的提议时美国当时的副财长哈里·怀特要求美国拿出相应的方案,年月美国财政部与国务院、经济战争委员会和进出口银行向罗斯福总统提交方案,建议成立一个稳定基金和帮助国家战后恢复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当年6月白宫举办“技术专家会议”讨论稳定计划,美、英、法等12个国家代表与会,这为第二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打下基础。年春天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报告向8个国家发放并接受质询,年7月1日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布雷顿森林召开,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参加会议。

(五)在为期20天的会议上代表们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放银行的设立以及其他国际金融合作等事宜,他们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体系。年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生效,它通过建立美元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汇率制度,为当时结束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年8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不过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中诞生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国际经济合作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第一次以世界性的协定形式明确规定国际货币制度的规则以及执行和维护其原则的手段。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取得的协调一致,反映各国的需要,同时各国公开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本国的经济主权,以适应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也确实促进国际贸易和收入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也取决于各国经济上的实力,反映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日本等的经济实力增强,而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60年代以后多次发生美元危机,西方主要货币相继实行浮动,开始与美元脱钩,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建立的体系解体。

(六)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年10月建立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年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14亿多美元,仅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5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也维持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并让美元贬值,那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七)当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年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但直至6年国际社会间才达成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八)黄金总库是美国为平抑金价、维护美元地位而联合西欧七国建立的干预黄金市场的组织,60年代的美元危机爆发后为了平息抢购黄金的风潮,维持黄金官价,需要提供大量黄金在市场出售。而美国已难以拿出足够的黄金应付市场的投机性需求,因此美国要求其他西方国家也拿出黄金,共同承担平抑金价的义务。年10月美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和联邦德国等七国联合建立“黄金总库”,由八国中央银行共同提供价值2.7亿美元的黄金组成。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年10月建立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在伦敦黄金市场上买卖黄金,以便将金价维持在5.20美元1盎司的水平上,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总库所需的黄金由美国承担50%,其余国家按不同比例分摊。建立黄金总库的目的表面看是为了抑制金价的上涨,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防止美元汇率的下跌。筹集2.7亿美元的黄金,其中美国分担50%,联邦德国11%,英、法、意各9.%,荷、比、和瑞士各.7%。由英格兰银行作为代理机构,当市场金价超过(或低于)每盎司5美元官价时卖出(或买入)黄金,但由于美元地位日益下降,售出黄金越来越多。

(九)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总库,起份额改由美国承担。其他六国名义上仍承担41%,但他们分摊的黄金,又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实际上总库流失的黄金全部由美国一国承担。美国黄金储备继续大量减少,年月爆发抢购黄金特大风潮,半个月中美国流失黄金14亿美元。月15日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七国实行“黄金双价制”,不再按官价干预黄金自由市场,总库乃告结束。《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是年7月22日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于年12月27日生效,该协定共1条,曾于年和6年12月两次进行修改。根据该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年同联合国组织正式签订建立相互关系的协议,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其经营和组织原则仍保持很大的独立性,不受联合国的约束。它既是各国政府间的官方机构,又具有企业经营性质,通过资金借贷收取利息、手续费等,用作业务开支所得利润为其收益。会员国的参加采取入股的方式,由董事会认定各国的认股份额,各会员国按所认股份出资,这个份额是确定各国取得贷款和投票权的依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对货币基金及货币基金组织机构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宗旨,协定第1条从六个方面阐明基金的宗旨是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汇兑的稳定与自由化,谋求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十)基金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研究、协调和监督国际货币关系的世界性机构。职能与业务范围,职能之一是通过业务活动执行协定条款和监督协定的执行情况,保证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顺利运转;职能之二是利用它审批贷款和监督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权力,对中、小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施加影响。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是发放中期贷款。组织体制,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日常业务由执行董事会负责处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创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维持战后二十多年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起了一定的保证作用,通过发放低利贷款帮助会员国克服暂时国际收支方面的困难,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然而从20世纪六十年以后随着国际货币危机加深,基金组织的弱点也暴露得日益明显。在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使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货币体系垮台,基金组织失去合法存在的基础。为此对该协定进行两次修改,第一次是在年,修改的主要内容是设立特别提款权,包括对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价值单位、专设帐户、业务使用、参与国的义务等规定。第二次是6年12月,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改变汇率制度;降低黄金的国际货币作用;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十一)黄金双价制是黄金同时存在着官方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它是美元危机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后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当时确定的黄金官方价格为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6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出现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美国已无力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官定比价。年12月国际金融市场上接连爆发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使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元地位受到猛烈冲击。为此美国与其他7个西方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士建立“黄金总库”,以期在伦敦金融市场上维持黄金的官定价格。但是美元危机并未因此平息,年月战后空前的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再度爆发。由于美元等货币的大量发行引起通货膨胀,为了达到既保持5美元等于1盎司的黄金兑换比例,又减轻日益增长的黄金兑换量对黄金总库的压力,年月17日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召开一次周末紧急会议,会议作出实施黄金双价制的决定。在官方之间的市场上仍然实行5美元等于1盎司的比价,而在私人黄金市场上美国不再按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这一价格供应黄金,金价听凭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私人市场上的金价就随风上涨,逐渐拉开与黄金官价的距离,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意味着黄金-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部崩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是根据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国际组织之一,其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年联合国赞助的财金会议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年7月22日会议上签订成立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的主要设计者是费边社成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及美国副财政部长亨利·迪克特·怀特。年12月27日协议条款付诸实行,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是为二战完结后之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年月1日正式运作。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8名由基金份额最大的5个国家(美、日、德、法、英)和另外个国家(中、俄、沙)任命,其余16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国分别组成16个选区选举产生。执行董事每两年选举一次,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务工作。任期5年,可连任,另外还有四名副总裁。

(二)该组织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委员会将在政策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制订中期战略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委员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年会。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低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主要职能: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

(三)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的申请首先会由基金的董事局审议,之后董事局会向管治委员会提交“会员资格决议”的报告,报告中会建议该申请国可以在基金中分到多少配额以及条款。管治委员会接纳申请后该国需要修改法律,确认签署的入会文件,并承诺遵守基金的规则,而且会员国的货币不能与黄金挂钩(不能兑换该国储备黄金),成员国的“配额”决定一国的应付会费、投票力量、接受资金援助的份额以及特别提款权SDR的数量。IMF的议事规则很有特点,执行加权投票表决制。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所缴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由于基本票数各国一样,因此在实际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权投票权。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而份额又是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总值、经济开放度、经济波动性和国际储备等多种因素确定的。IMF的投票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欧盟手中,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69%的份额。IMF这种以经济实力划分成员国发言权和表决权的做法与传统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显然是背离的,引起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不满。据统计基本投票权曾经超过IMF所有投票权的15%,但由于IMF的扩大,现只占总数的2%。

(四)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DR)。特别提款权不是一种有形的货币,它看不见摸不着,而只是一种账面资产。该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成员享有提款权,即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年又创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账)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某些成员的国际收入逆差。成员有义务提供经济资料,并在外汇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该组织的监督。会员国家在国际收支困难时可以向基金申请贷给外汇资金,但其用途限于短期性经济收支的不均衡,各会员国可利用基金的资金,其最高限额为该国摊额的2倍,而在此限额内1年仅能利用摊额的25%。后来基金已慢慢放宽会员国对于资金利用的限制,以配合实际的需要。

(五)规定各会员国汇率、资金移动和其他外汇管制措施:会员国的国际收支除非发生基本不均衡,否则不得任意调整其本国货币的平价,所谓基本不均衡指除了因季节性、投机性、经济循环等短期因素外的原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对于资金移动时基金则规定:各会员国不得以基金的资金用于巨额或持续的资本流出的支付,对于此种资本流出时会员国得加以管制,但不得因此而妨碍经济交易的对外支付。对会员国有提供资料和建议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对于外汇汇率采取平价制度,规定各会员国均须设定本国货币的平价。基金第4条规定会员国的货币的平价,概用黄金1盎司(英两)等于5美元表示。各国外汇买卖价格上下变动,不得超过平价的1%。年史密松宁协定成立后此一现货汇率的波动幅度,已扩大为平价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也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至于经基金公布的平价,非经基金同意不得变更。但如果会员国的国际收支发生基本不均衡时,即可向基金提出调整平价的要求。若整幅度在平价的10%以内时,会员国得自行调整后由基金予以追认。

(六)若超过10%以上时则须先经基金同意才能调整,此种平价制度就是可调整的盯住汇率。虽然与金汇兑本位制颇接近,但基金的平价是基金与会员国所决定,而金汇兑本位制则由黄金含量比率所决定。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指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须把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准备金,通过无限制供应外汇来维持本国币值的稳定。采用这种币制必然使本国货币依附于与之相联系的国家的货币,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IMF的组织结构由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裁和常设职能部门等组成,理事会是IMF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各派一名理事、一名副理事组成,任期5年。理事通常由该成员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有投票表决权,副理事在理事缺席时才有投票权。理事会的主要职权是:批准接纳新的成员国;批准IMF的份额规模与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批准成员国货币平价的普遍调查;决定成员国退出IMF;讨论有关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大问题。理事会通常每年开一次年会,一般同世界银行理事会年会联合举行。执行董事会是IMF负责处理日常业务工作的常设机构,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任期2年。

(七)执行董事包括指定与选派两种,执行董事由持有基金份额最多的5个成员国即美、英、德、法、日各派一名,中国、俄国与沙特阿拉伯各派一名。选派董事由其他成员国按选区轮流选派,执行董事会的职权主要有:接受理事会委托定期处理各种政策和行政事务,向理事会提交年度报告,并随时对成员国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执行董事会每星期至少召开三次正式会议,履行基金协定指定的和理事会赋予它的职权。当董事会需要就有关问题进行投票表决时,执行董事按其所代表的国家或选区的投票权进行投票。总裁是IMF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下设副总裁协助工作。总裁负责管理IMF的日常事务,由执行董事会推选,并兼任执行董事会主席,任期5年。总裁可以出席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但平时没有投票权,只有在执行董事会表决双方票数相等时才可以投决定性的一票。虽然IMF和世界银行都是全球性机构,但二者仍处于西方国家的控制之下。IMF的总裁通常由欧洲人担任,而世界银行总裁是由美国人出任。自根据年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年12月成立后迄今共有12位欧洲人出任IMF总裁,其中包括4位法国人。IMF设有16个职能部门,负责经营业务活动。此外IMF还有2个永久性的海外业务机构,即欧洲办事处(设在巴黎)和日内瓦办事处。

国际清算银行

(一)国际清算银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国的中央银行与代表美国银行界利益的摩根银行、纽约和芝加哥的花旗银行组成的银团,根据海牙国际协定成立于年,最初为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而设立,后演变为一家各国中央银行合作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金融组织,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刚建立时只有7个成员国,现成员国已发展至60家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清算银行最初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赔偿支付及其有关的清算等业务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协议中关于德国战争赔款事宜原来是由一个特殊的赔款委员会执行,按照当时的“道维斯计划”,从年起,德国第一年赔付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一直赔付58年。至年,德国赔款增至赔付25亿金马克,德国声称国内发生经济危机,无力照赔,并要求减少。美国同意了德国的要求,又由欧文·扬策划制定了“杨格计划”。协约国为执行“杨格计划”决定建立国际清算银行取代原来的赔款委员会,执行对德赔款的分配和监督德国财政。年1月20日,以摩根银行为首的一些美国银行(另外还有纽约花旗银行、芝加哥花旗银行)和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国的中央银行在荷兰海牙会议上签订国际协议,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英、法、比、德、意、日六国政府与瑞士政府达成协议,由瑞士承诺向国际清算银行颁发建行特许证。特许证规定:国际清算银行具有国际法人资格,免税,瑞士政府不征用、扣押和没收该行财产,准许该行进出口黄金和外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结算机构,该行的宗旨也逐渐转变为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并接受委托或作为代理人办理国际清算业务等,即先后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汇兑担保的代理人、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受托人、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建立的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代理。国际清算银行不是政府间的金融决策机构,亦非发展援助机构,实际上是西方中央银行的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的,主要决策和管理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股东大会每年6月份在巴塞尔召开一次,只有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代表参加表决。选票按有关银行认购的股份比例分配,而不管在选举的当时掌握多少股票。每年的股东大会通过年度决算、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书、利润分配办法和接纳新成员国等重大事项的决议。在决定个性银行章程、增加或减少银行资本、解散银行等事项时,应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除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或代表作为有表决权的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所有与该行建立业务关系的中央银行代表均被邀请列席。董事会是经营管理机构,由1名董事组成。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行长是董事会的担任董事,这6个国家可以各自任命1名本国工商和金融界的代表作为董事。

(三)此外董事会可以2/的多数通过选举出其他董事,但最多不超过9人。董事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若干名,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审议银行日常业务工作,决议以简单多数票作出,票数相等时由主持会议的主席投决定票。董事会主席和银行行长由1人担任。董事会根据主席建议任命1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就银行的业务经营向银行负责。会员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有:阿尔及利亚、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智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共和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英国、美国、另外还有欧洲中央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成员国缴纳的股金。该行建立时,法定资本为5亿金法郎,年增至15亿金法郎,以后几度增资。该行股份80%为各国中央银行持有,其余20%为私人持有。借款。向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借款,补充该行自有资金的不足。吸收存款。接受各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国际清算银行开创资本为5亿金法郎,分为20万股,每股0金法郎,由六国中央银行和美国银行集团七方平均认购。

(四)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修改了个性章程,其宗旨改为促进各国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之间的合作,并向之提供更多的国际金融业务的便利,在国际清算业务方面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银行资本也相应的增至15亿金法郎,分为60万股,每股0金法郎。国际清算银行4/5的股份掌握在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手中,1/5的股份已经由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转让给了私人,由私人持有,但私人股股东无权参加股东大会。年4月1日起,国际清算银行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计算股本,共有面值相等的60万股(每股面值0SDR),由成员国认缴。国际清算银行的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并作为国际清算的受让人或代理人。扩大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始终是促进国际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清算银行便成了各国中央银行家的会晤场所,接受各中央银行的委托开展各种业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章程的规定,其有权进行下列业务活动:既可为自己,又可为中央银行购买、出售、交换和储存黄金;为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提供贷款和接受他们的贷款;为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办理和重办期票,收买或出售期票以及其他优等短期债券;既可靠自己,也可以靠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收受展品出售(外汇和有价证券股票除外);接受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往来资金和存款;作为被委托人接受政府的存款或根据董事会的决议,接受其他资金。不得发行提示付款银行券、承兑汇票、为各国政府提供贷款(购买国家公债例外);对任何一个企业有监督权;对由于低偿还银行的债务而归于银行的不动产,在没有更合适的价格被变卖之前,掌管这些不动产。

(五)国际清算银行以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为服务对象,不办理私人业务。这对联合国体系内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外汇储备,货币种类可以转换,并可以随时提取而无需声明理由。这对一些国家改变其外汇储备的结构,实现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国际清算银行存放黄金储备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作抵押、从国际清算银行取得黄金价值85%的现汇贷款。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还代理各国中央银行办理黄金购销业务,并负责保密。因此它在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备受欢迎。除了银行活动外,国际清算银行还作为中央银行的俱乐部,是各国中央银行之间进行合作的理事场所,其董事会和其他会议提供了关于国际货币局势的信息交流的良好机会。区域性国际性金融机构比较典型的有国际清算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及加勒比开发银行等。国际清算银行以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为服务对象,不办理私人业务。这对联合国体系内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外汇储备,货币种类可以转换,并可以随时提取而无需声明理由。这对一些国家改变其外汇储备的结构,实现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国际清算银行存放黄金储备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作抵押、从国际清算银行取得黄金价值85%的现汇贷款。

(六)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还代理各国中央银行办理黄金购销业务,并负责保密。因此它在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备受欢迎。除了银行活动外,国际清算银行还作为中央银行的俱乐部,以“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便利”为宗旨,是中央银行行长和官员的会晤场所。国际清算银行成立的实质就是美国要利用这个机构作为掌握德国财政的手段,并将欧洲债务国清偿美国债务问题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年,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议,国际清算银行的使命已经完成,应当解散,但美国仍把它保留下来,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组织业务:处理国际清算事务。二战后,国际清算银行先后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支付同盟、欧洲煤钢联营、黄金总库、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等国际机构的金融业务代理人,承担着大量的国际结算业务。办理或代理有关银行业务。二战后,国际清算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可从事的业务主要有:接受成员国中央银行的黄金或货币存款,买卖黄金和货币,买卖可供上市的证券,向成员国中央银行贷款或存款,也可与商业银行和国际机构进行类似业务,但不得向政府提供贷款或以其名义开设往来账户。世界上很多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银行存有黄金和硬通货,并获取相应的利息。定期举办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国际清算银行于每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巴塞尔举行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行长会议,商讨有关国际金融问题,协调有关国家的金融政策,促进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

关贸总协定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来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年10月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由于未能达到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关贸总协定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20世纪0-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为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呼吁召开联合国贸易与就业问题会议,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进行世界性削减关税的谈判,随后经社理事会设立一个筹备委员会。年10月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审查美国提交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参加筹备委员会的与会各国同意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之前先就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限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二)年4月-7月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全体大会,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讨论并修改“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经过多次谈判美国等2个国家于年10月0日在日内瓦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按照原来的计划关贸总协定只是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前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它的大部分条款将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被各国通过后纳入其中。但是鉴于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的分歧以及多数国家政府,在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这样范围广泛、具有严密组织性和国际条约所遇到的法律困难,该宪章在短期内难以被通过。因此关贸总协定的2个发起国于年底签订《临时议定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该议定书于年1月1日生效,此后关贸总协定的有效期一再延长,并为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多次加以修订。于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便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三)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关贸总协定实施以后即开始进行全球多边贸易谈判,40多年来经过多次关税减让谈判,缔约国关税已有大幅度的削减。世界贸易已增长十几倍,其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总协定为各成员国规范一套处理它们之间贸易关系的原则及规章;总协定通过签署大量协议,不断丰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规范,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总协定为解决各成员国在相互的贸易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提供场所和规则。总协定为了解决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和争议,制定一套调处各成员国争议的程序和方法。总协定虽然是一个临时协定,但由于其协调机制有较强的权威性,它使大多数的贸易纠纷得到解决。总协定为成员国举行关税减让谈判提供可能和方针,总协定为各国提供进行关税减让谈判的场所。总协定自成立以来进行过八大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税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年的6%降到90年代中期的.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期降至12.7%。这种大幅度地减让关税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所未有的,对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为实现贸易自由化创造条件。

(四)总协定努力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贸易优惠条件,关贸总协定成立后被长期称作富人俱乐部,因为它所倡导的各类自由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有利。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增多和力量的增大,总协定不再是发达国家一手遮天的讲坛,已经增加若干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为发展中国家分享国际贸易利益起到积极作用。总协定为各国提供经贸资料和培训经贸人才,关贸总协定与联合国合办的“国际贸易中心”从各国搜集统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经过整理后再发给各成员国,并且举办各类培训班,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培训经贸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提出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成立国际贸易组织。年由美、英等19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筹备委员会,起草《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年11月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上通过该“宪章”,通称《哈瓦那宪章》。与此同时由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个国家,根据这一宪章中有关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进行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采纳《哈瓦那宪章》中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从翌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

(五)《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分为序言和四大部分,共计8条,另附若干附件。第一部分从第1条到第2条,规定缔约各方在关税及贸易方面相互提供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事项。第二部分从第条到第2条,规定取消数量限制以及允许采取的例外和紧急措施。第三部分从第24条到第5条,规定本协定的接受、生效、减让的停止或撤销以及退出等程序。第四部分从第6条到第8条,规定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发展问题。这一部分是后加的,于年开始生效。《协定》的宗旨是为了提高缔约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利用。主要内容有:适用最惠国待遇,缔约国之间对于进出口货物及有关的关税规费征收方法、规章制度、销售和运输等方面一律适用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但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都作为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关税减让,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取消进口数量限制,总协定规定原则上应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但由于国际收支出现困难的属于例外;保护和紧急措施,对因意外情况或因某一产品输入数量剧增,对该国相同产品或与它直接竞争的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时,该缔约国可在防止或纠正这种损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时间内,暂停所承担的义务或撤销、修改所作的减让。

(六)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组织机构: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代表理事会在大会休会期间负责处理总协定的日常和紧急事务,下设若干常设和临时委员会与工作组,其中重要的有“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和“国际贸易中心”,秘书处为职能机构提供经常性服务。关贸总协定由序言和四个部分组成,共计8条。其基本原则是:贸易应当在非歧视待遇的基础上进行;成员国只能通过关税而不能采用直接进口管制措施保护该国工业;应通过多边谈判来削减关税,限制贸易壁垒;成员国应当通过磋商解决贸易问题及争端。总协定第四章还专门规定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发展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有关问题,从名称上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项“协定”,但它实际上等于是一个“组织”。这个在总协定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组织,其最高决策机构是缔约国大会(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其常设机构是由缔约国常任代表组成的理事会(一般每两个月开例会一次),其常设秘书处设在日内瓦。此外关贸总协定下还设有二十个机构,如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关税减让委员会、反倾销委员会、纺织品委员会等分别负责各种专门问题事务。“关贸总协定”组织的主要活动是举行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的谈判,这种谈判有一个专门术语称为“回合”。

(七)从年至9年在总协定的主持下各国共进行7次多边贸易谈判,其中最著名的是年的“肯尼迪回合”和年的“东京回合”。除组织多边关税及贸易谈判外关贸总协定还组织有关国家对于商业政策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磋商并解决争端,协助个别国家解决其该国贸易中的问题,帮助有关国家加强地区性贸易合作,执行培训国际贸易专业人员的计划等。关贸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到年5月为止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国已发展为9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关贸总协定国家和地区的总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以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二次大战之后国际经济严重萧条,国际贸易秩序混乱。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44个国家参加)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召开一次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并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着手起草国际贸易组织章程。

(八)年4月至10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委会会议同意将正在起草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中涉及关税与贸易的条款抽取出来,构成一个单独的协定,并把它命名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这份“临时适用”议定书。它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根据该文件成立相应机构,其总部设在日内瓦,成员最后发展到10多个。其成员国分为三个层次,即缔约方国家、事实上适用关贸总协定国家和观察员国家。关贸总协定从年至年共举行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年12月15日第8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代表批准一份“最后文件”,文件规定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临时机构,同时对几千种产品的关税进行削减,并把全球贸易规则扩大到农产品和服务业。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个缔约方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从5年1月1日起由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九)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这使它在体制上和规则上有着多方面的局限性。总协定的有些规则缺乏法律约束,也无必要的检查和监督手段。例如规定一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将产品输入另一国市场,并给其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和实质性威胁”就是倾销。而正常价值”、实质性损害和实质性威胁难以界定和量化,这很容易被一些国家加以歪曲和用来征收反倾销税。总协定中存在着灰色区域,致使许多规则难以很好地落实。所谓灰色区域是指缔约国为绕开总协定的某些规定,所采取的在总协定法律规则和规定的边缘或之外的歧视性贸易政策措施,这种灰色区域的存在损害关贸总协定的权威性。总协定的条款中对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带有歧视色彩,例如对“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进入关贸总协定设置较多的障碍,总协定解决争端的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关贸总协定为解决国际商业争端建立一套制度,但由于总协定解决争端的手段主要是调解,缺乏强制性,容易使争端久拖不决。允许纺织品配额和农产品补贴长期存在,损害总协定的自由贸易原则。正是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上述种种局限性,这个临时性准国际贸易组织最终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5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