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浦俊懿,陈超,谢忱,杜云飞)
一、计算机板块行情回顾及未来展望
1.1、年行情回顾与前三季度业绩总结
从指数表现来看,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表现不佳。进入年以来,中信计算机行业指数和大盘指数均一路走跌,计算机行业指数最高跌幅达到37%。二季度表现有所回暖,三季度大盘持续走跌。随着信创产业的热度提升,计算机行业指数在10月迎来一波快速上涨。从年初至今的涨跌幅表现来看,截至年10月31日收盘,计算机指数较年末下跌21.47%,好于同期沪深指数下跌28.98%的表现,排名位于所有一级行业内中游偏后的位置。
从业绩和经营层面来看,计算机板块前三季度表现不佳。受到年疫情反复的影响,截至Q3,中信计算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下降9.80%。实现归母净利润.00亿元,同比下降31.80%,盈利能力下滑明显。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截至Q3,中信计算机板块的销售毛利率为23.36%,较和年全年水平有提升;销售净利率为2.56%,较年全年水平略有下降。从费用率的角度来看,截至Q3,中信计算机板块的整体销售费用率为6.89%,研发费用率为8.73%,管理费用率为5.37%,均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提升。截至Q3,中信计算机板块研发投入为.85亿元,同比增长19.43%,在板块整体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公司仍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从纵向来看,计算机板块估值持续下行,已低于过去十年间的历史中值水平。计算机板块经历了-年高估值期后,板块估值(PE-TTM,中值法)明显回落。进入年下半年后,板块估值逐步下行,截至年10月31日,板块估值为39倍,已低于过去十年的历史中值水平(50.52倍)。进入10月以来,随着信创板块热度提升,计算机板块的估值有上扬趋势。
我们认为,虽然板块基本面短期仍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我们也看到了曙光。一方面,二十大报告和国务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作为支撑国家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计算机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够赋能各个行业进行降本增效和提质升级,数字化在各行业正加速落地,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2、数字技术成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并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我们认为,统筹发展与安全将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而IT行业作为基础性、支撑性的产业,将在支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数字技术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技术支撑着众多行业的发展与运营,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数字技术正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对各类企业而言,基础IT软硬件以及各类生产控制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了其运营的必要支撑,IT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与保障。此外,云大物移智等新兴技术,也在应急管理体系、军事科技体系得到深度应用,成为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
数字技术在支撑国家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两个层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政策重点着力的方向。我们认为,以信创、网络安全等为代表的“大安全”领域,已经有一系列的政策落地,相关行业景气度有望呈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渗透,将给众多行业带来赋能与价值,因此具备较强的市场化推广前景,我们认为,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智能汽车等行业值得期待。
二、科技走向自立自强,大安全迎来发展良机
2.1、从党政扩围至行业,信创产业迎来全面发展
2.1.1、美国“卡脖子”法案再升级,利好我国信创产业发展
高性能芯片、高性能计算终端、以及人工智能厂商被列入实体清单。年起,美国多次将中国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核心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意图通过阻碍中国基础计算产业的发展,间接遏制我国科技全面发展。近年来,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集成电路公司包括:海光、申威、飞腾、华为等,这些公司大部分为坚持研发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也被列入“实体清单”。同时,中科曙光、新华三等PC与服务器厂商、以及我国多家超级计算机中心也被列入“实体清单”。科大讯飞、依图科技、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公司也被美国制裁。近期,美国进一步加码,将受制于许可证要求的外国生产物项范围扩大到实体清单上位于中国境内的28个现有实体。
实体清单之上再加码,美国向中国禁售高性能芯片及相关计算实体。美国除了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出实体清单,限制其采购美国元器件、获取美国技术,现已扩展到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性能芯片。今年8月份,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和AMD向中国销售部分高性能GPU,其中包括英伟达的A和H,以及AMD的MI。随后美国禁售政策再加码,已禁止向中销售GPU、TPU等各类高性能芯片以及含有这些芯片的计算实体。
芯片全产业链封锁,限制中国高性能芯片设计与制造。美国为全面遏制我国高端芯片产业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发展,对我国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置障碍。中国芯片产业链在芯片设计EDA工具、芯片制造设备等方面较为薄弱。美国针对我国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出台多个政策。最初,美国政府限制三大芯片制造巨头科磊半导体、泛林集团和应用材料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随后,美国出台政策,限制符合高规格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国,禁止涉及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包括16或14nm以下的逻辑芯片、半间距18nm或以下的DRAM存储芯片、层或以上的NAND闪存芯片。
另外,美国对向中国出口芯片及高性能芯片计算机相关设计开发软件进行限制。今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设计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结构集成电路所必须的EDA软件。GAAFET是批量生产3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关键技术,美国此举意图限制我国高性能芯片的设计。随后,美国针对向中出口为开发或生产含有高性能芯片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电子组件及其部件而专门设计或修改的软件做出进一步限制。
2.1.2、核心科技自主自强,信创龙头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家发展和安全驱动信创产业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标准、架构、产品、以及生态体系被外国把控,这些上游核心技术遭遇美国“卡脖子”严重影响了我国关键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另外,这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了大量信息系统风险,威胁国家人民安全。因此,通过行业应用拉动基础信息技术国产化、建立完善可靠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对我国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央出台多项信创相关的支持政策、指导意见,大力支持信创产业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国产替代。
数字化需求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信创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及数字化推进,市场对基础信息计算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不断增长,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开放丰富的生态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据海比研究院统计,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为.3亿元,预计到年将突破2万亿,达到.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7%。
中国信创产业趋向集团化,目前形成“三大四小”的发展格局。“三大”指的是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和华为,“四小”指的是航天系、中科系、浪潮股份和紫光集团。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作为信创产业国家队,在信创产业链布局较早,通过投资、控股等方式,已逐渐形成完善的信创产业链条,助力信创产业从党政加速向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医疗、教育、交通、公共事业等重点行业推进。华为作为中国重要的民营企业,一直在通过“生态联盟、开源社区”等方式,构建信创产业链。除此之外,航天系、中科系、浪潮、紫光等各方力量也在信创产业链中占据了自己的部分市场份额。
信创产业链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领域为:基础硬件(芯片、固件、整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办公套件、工业软件等)、信息安全以及系统集成。信创产业为大中小型企业都带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众多龙头、初创公司参与其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丰富生态。
2.1.3、基础硬件:整机产业较为成熟,CPU厂商正在崛起
基础硬件领域主要包括整机、芯片和固件。1)整机PC和服务器国产厂商占据一定市场。据国际数据公司,年全球服务器销售额同比增长6.4%,中国服务器销售额同比增长12.7%,国产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基于x86芯片的服务器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参与高端计算机行业竞争的企业主要有浪潮、新华三、戴尔、联想等企业。其中,浪潮市场份额达到30.7%,新华三达到17.5%,戴尔、联想和华为的份额均在7%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服务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长三角地带集聚的芯片和集成电路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基于Wintel的PC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随着ARM架构芯片性能的提升以及苹果电脑销量的带动,基于ARM芯片的PC市场份额也逐渐增长。PC市场中,联想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厂家。年,联想达到了约40%的市场份额,提高了3.7pct。戴尔、惠普、华硕和宏碁的市占率分别12.6%、9.2%、8.6%以及6.2%。
国产服务器和PC整机发展较为成熟,有序替代中。从整体来看,我国服务器与PC整机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与国外差距较小。整机是信创产业中最早实现国产替代的环节之一。PC整机和服务器整机的国产替代从党政开始,八大行业中,运营商及金融行业也在逐步推进中。国产整机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整机厂商一般需根据CPU和操作系统进行整机的设计制造及调优,话语权较弱。随着信创的推进,整机需要和多种国产CPU以及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且需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这对整机厂商的兼容适配以及快速响应迭代的能力有一定要求。整机厂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协同能力、技术研发、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国产整机厂商有望持续受益。
2)Intel、AMD垄断CPU市场,多家中国厂商正在崛起。目前,x86和ARM是两种最主流的CPU架构。Intel与Windows强强联手,形成Wintel联盟,建立了强大丰富的生态,建立了最主流的计算软硬平台,同是X86架构的AMD在PC和服务器端也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ARM架构以其低功耗广泛应用于手机等智能终端,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和芯片性能提高,以高通、三星为代表的ARM架构芯片厂商进军PC和服务器市场。苹果自研芯片M1更是凭借Mac的优势,一举拉动ARM芯片的市场份额。目前,无论是PC端还是服务器端,其中央处理器市场都被外国巨头Intel和AMD牢牢把控。
基于ARM的PC和服务器占比稳定提升。据MercuryResearch,在年四季度,基于ARM架构CPU的PC在总PC出货量的占比达到新高,同比增加6.1%,环比增加1.2%,市场占比达到9.5%。据Omdia,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中,基于ARM的CPU份额不断提升,年,ARM占比0.2%,到年四季度,其市占率已上升至5.4%。
金融电信采购国产CPU服务器,海光鲲鹏得青睐。国产CPU服务器的国产替代最先开始于金融和电信行业。年,中国银行股份进行了名为"国芯服务器选型"的项目,采购基于海光、鲲鹏芯片的服务器。据中国电信发布的-年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中国电信服务器集中采购共20万台,其中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服务器占比71%、搭载AMD芯片的服务器占比2%,剩余搭载鲲鹏或海光或飞腾芯片的服务器占比27%。
3)国外厂商占据固件市场,卓易信息、昆仑太科正在崛起。BIOS固件用于计算设备硬件平台的初始化和操作系统引导,也是实现计算设备功能的关键环节,对系统启动、安全、兼容性、可靠性、性能能效均有关键影响。BMC系统是服务器设备实现集中管理控制的核心系统,独立于服务器计算系统之外,实现对服务器设备的带外管理。所有的计算设备如PC、服务器等均需要安装BIOS固件来调度硬件、引导启动操作系统。除此之外,服务器还需要安装BMC固件,因此BIOS及BMC固件的出货量和PC及服务器的出货量高度相关。固件的研发需要厂商对硬件和软件都有深厚的积累,并且需要与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公司紧密协作。目前,国际厂商AMI、Phoenix、Insyde等凭借其深厚积累以及与Intel等公司的长期合作占据了BIOS固件主要市场份额,国内BIOS厂商以卓易信息与昆仑太科为主。
2.1.4、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是最重要产品,数据库市场高速增长
基础软件领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1)操作系统是最基础、最底层的计算机软件,是连接硬件和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纽带,是计算机生态环境关键的部分。根据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是否为开源,可以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开源操作系统和闭源操作系统。目前,在PC端操作系统占垄断地位的微软的Windows和苹果的MacOS均为闭源操作系统,我国国产操作系统多为基于Linux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如统信UOS和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国产操作系统方兴未艾。根据亿欧智库统计,目前我国操作系统国产化率不足5%,主要应用于党政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预计到年,国产操作系统在通用领域的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34.1亿元。统信软件旗下的UOS操作系统和中国软件旗下的麒麟操作系统是国产操作系统领域的两大主力军。当前党政军等关键领域的操作系统国产化基本完成,金融、交通等行业开始试点推广。未来随着基础硬件性能提升、国产软件生态逐步构建,国产操作系统将成为推动信创产品市场化的重要力量。
2)中间件位于数据库平台和应用软件之间,是一种跨平台的基础软件。中间件承载着各行业领域系统软硬件的互联互通、性能及安全,在数字经济生态建设中作用巨大。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各行业对中间件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的简单替换,而是向融合包括云原生、数据等更多品类的全栈领域扩展。据计世资讯数据,目前国内中间件市场份额第一梯队仍然是IBM和Oracle,两者合计占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第二梯队为五大国产厂商,包括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中创、金蝶天燕,合计占市场份额的19.6%。年中国中间件市场规模达到88.7亿元,预计到年达到.2亿元。据《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目前政府领域每年中间件的稳定需求超过22亿元,而金融和电信领域预计市场规模超过28.67亿元,未来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3)数据库是计算机的重要基础软件之一,近年来数据爆炸性增长叠加复杂度提升,驱动数据库市场持续高速增长。随着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5G网络技术逐渐成熟,驱动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数据资产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根据IDC数据,年全球的数据量达到了40ZB,同比增长22.5%,其中中国数据量达到12ZB,同比增长50%。庞大的数据量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统计,年中国的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3.4%。
目前,海外巨头仍占据国内数据库市场较大份额,但国产数据库经历多年沉淀,已经具备初步竞争力。据《中国信创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年数据库国产化率已达47.4%。根据IDC统计,目前华为、达梦、人大金仓、阿里云等国产数据库软件已经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未来随着国产数据库技术不断提升,数据库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扩张。
2.1.5、系统集成:集成业务伴随信创较快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增长加快,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增加。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加快,占总行业收入比重稳定增加。据《“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年的51.2%,到年增长为61.1%。据工信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领先,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0.0%,高出全行业水平2.3%,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3.5%。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1.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2.9%,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6%。
2.1.6、行业信创开始启动,基础软硬件和应用软件替换迎来更大空间
党政替换持续进行中,预计到年左右完成基本公文系统的改造。后续,行业与电子政务的信创将存在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八大信创行业中,电信、金融的信创推动进程较快,而能源、教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交通等行业也在逐步开展中。在行业信创推进的过程中,不仅基础软硬件将获得更大的应用范围,企业级的应用软件也将成为替换的重要内容。
应用软件领域主要包括办公软件和业务软件,涵盖OA、ERP、流版签等。我国应用软件产业整体发展较为成熟,涌现了较多优秀软件厂商,如金山办公、用友网络、中望软件等。在信创领域也有相对丰富的产品供给,整体的国产化程度较高,部分软件产品的使用体验已经不亚于有多年市场积累的海外产品。但是生态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信创和国产替代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各应用软件需要加速对国产基础软硬件等的适配,才能促进我国信创产业的共同发展。根据艾媒咨询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的OA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亿元,ERP市场接近亿元,并且仍处于稳步上升中。现阶段,国产应用软件的替换还主要集中在党政和金融行业,未来随着信创政策不断落地,国产化替代稳步推进,应用软件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增量,预计还会有更多应用软件厂商入局。
2.2、工业软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核心,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数字化的时代后,现已步入工业4.0时代,也即智能化时代。工业4.0的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主要强调的是“通信”和“连接”,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纳米技术、5G、量子信息、生物科技、3D打印、自动驾驶等。
年全球工业产业迎来复苏,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全球制造业均受到重创,各国也开始加快政策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复苏。年,全球工业产业恢复情况较好,全球工业增加值达23.76万亿美元(+7.17%),我国工业增加值达37.26万亿元(+19.08%)。在-年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增加值CAGR达6.64%,明显高于全球2.92%的复合增速,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年的17.53%快速提升到年的24.13%。
工业4.0时代下,工业软件已被广泛运用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核心。工业软件是专门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软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企业能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生产,而细化到业务流程来看,几乎所有的企业业务环节都可以应用工业软件,从企业的产品设计到生产到物流到最终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效率。从常用的分类方式来看,工业软件大致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和运维服务类,可以覆盖客户需求、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对现代化工业生产有重大意义。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增速快于全球,且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年全球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为亿美元,-年CAGR为5.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为亿元,-年CAGR为13.1%,可见国内行业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6.44%的份额,而同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21.23%(年为24.13%),由此可预见我国的工业软件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工业软件中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是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主要包括CAD/CAE/CAM(属于CAx概念)、EDA等,此类软件的开发、迭代不仅涉及多类学科知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同时还需要与现实中的工程案例、应用场景、工艺技术紧密结合,因此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开发者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工程经验才能开发出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要的软件。此外,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处于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的最上游,几乎是现代工业实物设计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目前CAD工具已广泛运用机械、建筑、电子、汽车、航天、轻工、影视、广告等多个行业,而EDA工具更是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制造、封装这三大环节进行支撑,因此可以说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支撑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石。
海外厂商在高端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海外工业软件厂商起步早,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形成核心壁垒,例如:(1)CAD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达索就推出了三维曲面造型系统CATIA,开启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2)EDA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EDA三巨头SiemensEDA(前身为MentorGraphics)、Synopsys与Cadence分别于、、年成立,后续通过持续的收并购完善产品矩阵,逐步形成EDA全工具链、全流程的覆盖。
因此,在高端制造以及芯片设计全流程工业软件产品方面,海外头部厂商经过长期的打磨已经具备明显的优势,而国内本土工业软件厂商更多地是先从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然后再逐步往高端领域以及产品全流程方向进行布局。虽然我国本土厂商在技术和生态上依旧需要追赶海外厂商,但市场依旧存在着较大的替代空间。
中美科技摩擦倒逼国产替代加速,国家持续出台政策坚定扶持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自中美 以来,美国将华为、海康等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在研发或生产过程中基本都需要进口发达国家的原材料、设备或是成熟软件,因此在这些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迫在眉睫。今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3nm及以下的GAAFETEDA工具进行出口管制,加之后续美国对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已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工业软件对于工业生产具备重要意义,为避免“卡脖子”的问题,国家近年来也持续推出相关产业政策以扶持国产工业软件发展。
2.3、网络安全需求扩大,密码产业国产化加速
2.3.1、网络安全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危及个人安全、团体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年,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公司发布报告,曝光网络攻击组织APT-C-39曾对我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严重损害了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广大民众的个人信息安全。年7月,国家网信办根据举报检测核实到“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相关App,并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邮件系统遭受境外网络攻击:有来自境外的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向学校师生发送包含木马程序的钓鱼邮件,企图窃取相关信息,给学校正常工作和师生生活秩序带来重大风险。
2.3.2、法律规范逐渐完善,网安需求快速增长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数目迅速增加,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由优化扩充阶段发展到全面建立完善法律体系的阶段,推动网络安全的实施。年以来,我国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密码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里程碑式重要法律。
《网络安全法》修改: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企业网络安全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年9月14日,国家网信办就修订《网络安全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主要针对《网络安全法》中“第六章法律责任”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从更新的法律条例来看,国家明确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企业一旦触动了罚款“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的底线,将牺牲巨额利润。未来,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大。
《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已于年11月发布。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公告,批准了《GB/T-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保护要求》将于年5月1日实施。目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国家标准涵盖了总体要求、识别认定、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和事件处置等方面,主要用于指导运营者、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相关单位共同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的实施意味着我国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电力,燃气,水力,石化等)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将纳入国家监督成为强制要求,将进一步拓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增速近全球两倍。据IDC预计,全球网络安全IT总投资规模在年达到.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3%。同时,中国网络安全IT支出规模于年将达到.6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11.1%,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2%。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增速持续领跑全球,五年CAGR近全球两倍,市场前景广阔。未来五年,政府、金融和电信是中国网络安全的主要应用领域。据IDC预测,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行业,政府将占比25%,金融应用将占比20%,而电信行业应用将占比16%。
2.3.3、持续推进数字安全建设,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大。据IDC统计,年全球数据量为60ZB,年达到70ZB,预计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ZB。其中,中国数据量增速最为迅猛,预计年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27.8%,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快3%。年到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产业数字化推动数据安全发展。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中国。数据安全以数据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