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似很奇特的话题。
区区一群管理咨询民工,竟然胆敢号称自己的爱好是消费。这让人不得不发出灵魂三问:有钱吗?有时间吗?有精力吗?
有肯定是有的。一百块也是钱,半小时也是时间,能挪动步就算有精力。
从无到有,相当于跨越了从0到1的巨大鸿沟。所以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有时候没那么复杂。比如你从没有书到拥有第一本书,二宝从没有媳妇儿到娶了媳妇儿,大偷民国从什么都没有到拥有全宇宙,等等,都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数量有多少、质量有多高的问题,这大概是最普遍的真理了吧。
的确,管理咨询民工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个人在项目周期内的日常开销并不会很高,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大家不要羡慕,也不要评判。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往往看起来的样子很美,但美这个东西,总是有代价的。就比如管理咨询民工们的开销不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省下了项目上的房租和餐饮的费用,而用来交换的就是长期出差。
按照管理咨询民工们的常规工作节奏,他们大多因为项目的关系,都会被发配到全国各地出差。短则一个月,多则大半年都有可能(当然也会有休假),工作的确相对辛苦与乏味。
与之对应的,项目上所产生的交通、住宿、饮食费用,甚至常规生活必需品的费用,理论上都可以由客户或者项目组共同支出(取决于合同约定)。所以,相当于项目上解决了绝大部分的费用开支,个人的支出其实就不多了。
当然,类似于抽烟、喝酒、烫头以及其他一些癖好,项目上自然是管不了的,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人类的智慧总是伟大的。如果没有花钱的地方,那么就创造花钱的地方。管理咨询民工,就是这么一类群体,骨骼惊奇,思维奇特。别让Rapper唱情歌,别与伪娘比妖娆,别跟咨询民工说花钱的逻辑,就这。
管理咨询民工的消费,其实也和他们本人一样乏善可陈。如果一定要做一个总结,那么我想咨询民工们的消费主要有两类应用场景。
第一类,报复性消费。
这是管理咨询民工满足自己爱好的一类消费方式,典型的暴发户或者土老肥式模式。
不是说日常没什么消费支出吗?那只是没机会发挥的问题。
比如两三同事甩开大部队私下约饭,羊肉牛肉4斤起步,毛肚黄喉8盘打底,烤腰子烤羊蛋10串走起,怎么躁怎么来。
比如结账就问能不能办卡、电子产品必须最新、办公软件必须正版、足球直播必须会员、抽烟必抽大重九、唱歌必点福佳白、出行必须打专车,怎么飒怎么来。
如果你作为管理咨询民工的一员,就特别能够理解这些奇奇怪怪的行为。这是一种自我抚慰式的报复性消费。班也加了,夜也熬了,头发也掉了,斑点也长了,我就买最贵的面膜怎么了!我就吃10串羊腰子怎么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心理。
报复性消费的背后,却是补偿式的自我抚慰。这是一种倔强,也是一种疗伤。
第二类,补偿式消费。
这是管理咨询民工满足家人爱好的一类消费方式,典型的爱与愧疚的情绪纠结模式。
为什么说是补偿呢?因为出差而缺少对家人的关爱与照顾,大概是横亘在管理咨询民工内心最难以捕捉的情感缺失。
于是他们会给家人带回出差当地的美食,网购各类有的没的生活用品,衣服包包样样不少,一回到家就涌向伊藤家乐福华润万家直到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总之怎么贵怎么来,怎么多怎么来。
试图以此,弥补那些缺失的陪伴。
但相较于管理咨询民工的补偿式消费,家人当然更愿意选择陪伴吧。不过人生从来如此,从来不可兼得。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毕竟少之又少。管理咨询民工想过创业,想过回家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但家庭的重担又太过沉重,这是现实带给人们的焦虑。
无论报复性消费,还是补偿式消费,大概都是管理咨询民工与这个世界抗争的结果。带着当下的些许无奈,但也透着未来的微微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