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龄化时代来临,机器代人进一步加速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
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0%,所以中国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一方面随着职场上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对工作条件的要求日趋提高,中国以往所依赖的劳动力红利即将消亡殆尽,所以机器代人应运而生。
机器人的大量运用,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工伤事故的发生,所以机器换人的情况正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进行。
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密度也由年的25台/万人提升到年的台/万人。年工业机器人产量更是达到台,同比增长44.9%。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第一,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37个行业大类,个行业种类。
除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就是扫地机器人了,其他的还有很多,在脏、累、危险的场景中会越来越多的引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作。
时代大潮不可逆转,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如果你正在从事机器换人等相关的智能制造领域工作,恭喜你!这一趋势将会延续下去,为相关领域从业者带来更多机遇。
其他行业的人也要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岗位会不会被机器人闪闪发亮的小眼睛盯上,如果有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那就要未雨绸缪,看是选择提升自己的技能,顺应技术升级趋势,成为驾驭机器人的人,还是考虑转换赛道,重新出发。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山。
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
与其抱怨时代,不如认清现实,自助者天助。
2、企业用工更加趋向谨慎
企业除了需要支付员工日常薪水,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保、公积金、员工福利、房租水电费、办公设备、培训、休假、招聘成本等支出,所以企业用人成本一般是员工薪水的1.5倍甚至更多。
三年来的疫情,使得企业在收入降低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相应支出,压力山大,所以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了裁员。
虽然现在疫情缓解,曙光初现,但是根据众多经济研究机构的分析,全球经济趋势仍不乐观,美国经济年甚至有发生严重危机的可能,俄乌冲突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所以华为任正非要求把冷气传递给每一位员工,不仅是华为的员工能体会到冷气,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体会到。
在这种趋势下,企业招人时会更加谨慎,新增招聘需求会进一步缩减,所以拥有自己工作的,要珍惜手上的工作机会,打好这份工,在消费支出方面,也要适度消费,增加储蓄,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3、远程办公日渐增多
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全球人才趋势报告》显示,远程办公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将持续扩大。
年11月,仲量联行发布的《年未来办公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混合办公模式已成为办公场景下的永久特征。到年,将有超过一半(54%)的企业会转向以员工选择为主的办公模式,即员工有权自主决定自身的办公模式。而在新冠疫情前,为员工提供此办公选项的企业占比仅为8%。
远程办公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技术进步也使得远程办公越来越方便,也避免了员工通勤等麻烦,受到不少员工的欢迎。
可以说,在国外,远程办公已经不再是无奈之举,而是成为不少企业的主动选择,在中国,远程办公也越来越为企业和员工所接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4.61亿,占网民整体的43.8%。年上半年,在线视频、电话会议用户规模较年12月增长5.9%。
智联招聘年6月发布的《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显示,求职者对远程居家办公职位的整体需求旺盛。在不考虑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高达95%的求职者都希望一周中至少有1天可以远程居家办公,几乎一半求职者的需求是一周三天以上,20%的求职者希望全部天数都可以远程居家办公。
企业的远程办公管理能力已经在疫情期间得到实战考验,员工也亲身体验了远程办公的好处和挑战,不断磨合之下,远程办公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4、自由职业工作者增多
自由职业也叫灵活就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截止年6月,我国灵活就业规模已达到2亿人。
自由职业者的增多,有主动而为者,也有被动无奈者。
自由职业不用上下班打卡,免去通勤烦恼,不必被办公室政治牵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追求自由的人主动选择这种工作方式。
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应对变化的韧性,会将更多的业务进行委外,优化企业工作岗位设置,非核心岗位从业人员被动走上自由工作之路。
主动追求自由职业的人员,可以考虑先从副业做起,等副业做起来了,收入可以超过主业收入时再考虑离开,还要提前做好储备,自由职业收入是不稳定的,要保证自己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能坚持2-3年。
喜欢稳定工作的人,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能避免被裁员的后果,有核心技能即使被裁员,也可以保证自己可以很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稳定是稀缺的,每个人都要自己的B计划,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经济学家塔勒布指出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案:
风会吹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5、新型职业不断涌现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新经济就业以其就业容量大、薪资水平高、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点,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我们以年6月1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18个新职业为例,来看看新职业特点。
这18个新职业是: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退役军人事务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煤提质工、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
新职业的出现反映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变化,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这些职业都是因此应运而生;
新职业还反应了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如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还有一些新职业则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而产生如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另一些职业则是反映了社会生活品质提升如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等。
新职业,也意味着新机会、新空间,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为职场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6、女性在职场崛起
在笔者十几年负责企业招聘及几年的猎头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正在崛起,成为企业骨干、高管、行业领军人物,年的妇女节前夕,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女性创业社会责任大数据》报告。报告作者阿里研究院综合了阿里经济体的平台大数据分析后发现,女性创业者的占比已经达到49.25%,几乎与男性平分秋色。美国明晟公司报告显示,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女性董事占比从年的13.0%上升至13.8%,在女性担任CEO及CFO的公司占比上,中国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中国女性在职场的崛起,首先得益于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女性地位的肯定: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国家也在新世纪实行大学扩招,越来越多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女性人才,数据显示: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9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到50.9%,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别为.2万人和.6万人,占比分别为51.0%和58.0%。
第三,女性进入职场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在年就超过了现在的日本,达到了73%,职业女性的比例全球最高,同期男性的参加工作的比例是80%左右。
第四,新经济形态和新职业机会大量涌现,女性在这些新机遇中更容易崭露头角,女性不仅是新经济的消费者,更是新经济的创造者:中国拥有近4亿年龄在20-60岁的女性消费者,其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她们掌握着家庭支出的经济大权,这些年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女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网络心理咨询、情感社交、在线教育、新媒体创作等行业飞速发展,女性在其中都是主力军。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以往企业靠渠道驱动、营销驱动,依靠广告砸钱高举高打的套路已经过时,而依靠情感沟通、交流互动、KOL带货等新营销方式大行其道,这些都是女性天生擅长的领域。女性擅长从事的创意性工作、需要同理心的情感沟通性工作等也是不易被人工智能冲击的工作领域。
虽然女性在职场崛起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职场,我们会看到女性在各个领域崛起,明智的企业,应该顺应潮流,为女同胞提供更多优质工作机会。
7、学历贬值情况更加明显,职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们在看招聘信息时,经常可以看到要求、教育经历,现在是要求双一流,在金融行业、咨询管理行业、教育机构、大企业招聘中很常见,即使有时在对外发布的消息里面没有,在实际招聘执行或给猎头公司的招聘要求中也会提出。对学历要求也是水涨船高,找一个稍微像样的工作,没有硕士学历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更有甚者,学历还要往上查三代,从本科开始就要根正苗红,非、非高校的求职者面临严峻挑战。
毕业于好学校、拥有更高学历的人选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待遇条件,其他人则沦为陪衬,职场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资源越来越向优秀者集中。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就在《文凭社会》一书中对文凭通胀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文凭通胀普遍地出现在全球范围内。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发展,企业更倾向于用高学历人才,低学历人才只能被迫转去从事更基础性的工作。
学历贬值也反映了人才供求关系变化:大学扩招及海归学生大量回归,增大了高学历人才供给,用人单位拥有更多的对高学历人才选择机会。
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机会,这也促成了求职者追求更高学历的动机。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万,再创历史新高,相较于年万考生大幅增长。每年不断增长的考研人数印证了无数人在主动或被动的加入到这场学历的军备竞赛中去。
8、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在年11月1日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表示,已向普林斯顿大学提交辞呈,将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除颜宁外,知名科学家回国发展的新闻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
亚裔美国学者论坛年9月发布数据称,年就有多名美国华人科学家放弃美国学术机构或公司职位回到中国,比前一年增加约22%。
中国高端人才的回归,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科研环境改善和待遇的提高,也由于美国“中国行动计划”等对华裔学者的打压政策。
不仅知名科学家选择回国发展,海外的留学生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工作,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年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据领英发布的年《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年,中国出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同比增长33.9%,达77.7万人,同比增速较年高出近3倍。年,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达.9万人,同比增长35.01%。截止年9月,今年的留学生回国人数达51.94万人。
除了科研环境改善外,中国从国家及各地方层面纷纷出台重磅人才吸引政策,为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搭建施展才华提供平台,成为海外人才回归的重要驱动力。
《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与日俱增,中国正在5G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美国,成为美国有力的竞争对手。”
英士国际商学院、美国波图兰斯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力研究所11月联合发布的《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继续上升到第36位,为历年新高。
展望未来数年经济形势,中国发展前景依然风景这边很好,海外人才加速回流将会持续下去。
9、退而不休,银发人才在职场依旧发光发热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逾2.67亿,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不少人渴望重返职场,继续发光发热,也有不少人呼吁开发老年人工作红利,以弥补劳动力不足。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68%的中国退休人员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其中男性愿意进入再就业市场的比例更高,比女性高出4.9个百分点。重返就业市场的老年人中,有46.7%是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19%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34.3%的求职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雇佣老年人工作,用人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有些岗位年轻人不感兴趣,认为枯燥又工资低,这些岗位雇佣老年人是比较好的选择。
退休老人,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寄托,就会感到和社会脱节,会陷入孤独、无所事事的困扰中,重返职场,其实是比较好的选择,从国家和社会层面都应该积极支持。
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也指出,35.7%的子女对父母再就业表示支持;25.3%子女不想让父母继续工作受累,认为退休后应该歇息;24.7%表示心疼父母;仅有7.3%的后辈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年轻人的工作机会。
年8月,中国老年人才网(